做运动员不易 娱乐和锻炼也不错
夏冰伶仅仅练了两年,已经两次在亚洲青少年赛上拿奖。记者问夏冰伶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她指了指身旁的父亲:“还不是被他逼出来的。”她觉得“玩是很好玩”,但是平时每天晚上坚持训练,做作业时间太赶了。并且读三年级的夏冰伶还是学校的大队长,日常还有不少值周之类的“公务”。而爸爸也开玩笑说:“她算是‘老干部’啦,二年级开始当大队长,经常要填学校两操、班级文明分表格汇总之类的表格。”
夏冰伶的偶像是韩国花滑选手金妍儿,有“花滑女王”之称的金妍儿是花滑史上第一位集冬奥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四大洲赛、世青赛冠军于一身的女单大满贯得主。“不喜欢申雪/赵宏博吗?”记者问。“不一样的,他们是双人滑。”夏冰伶答。记者再问她练花样滑冰有什么感想,她说“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不过她还是喜欢泡在冰场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夏冰伶从上午10时一直滑到下午6时。
练习一个项目,也未必就一定要选择往职业的方向发展。记者采访那天,宋诏桥小学五年级学生马甯霓和爸爸一起在滑冰,她是宁波最早练习花样滑冰的孩子之一。“我们那时候10个人左右吧,在这里跟教练学的。”马甯霓说,现在自己有空了就过来玩玩,而当初和自己一起练的小朋友现在都很少来了。爸爸帮她补充说明:“到了四年级以后功课都越来越紧了,有些上中学的估计都住校了吧。”不过在爸爸眼里,马甯霓练了几年花样滑冰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以前她跑跑步都气喘吁吁,练过以后身体是大不一样了。我觉得给孩子培养一种运动爱好,长大以后有一项拿得出手的业余技能,挺好的。”
记者手记
“北冰南展”
不再是“空中楼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滑冰协会提出了“北冰南展”计划,希望南方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通过建造滑冰馆、建立滑冰专业队等方式,实现中国冰雪运动在南北方的共同发展。不过开始阶段计划的推行并不顺利,直到最近几年,尤其是中国短道速滑队、花样滑冰队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后,冰雪运动开始成为一项时尚运动。
鄞州这个世纪星滑冰场正是那个时候建成的,现在这里挂着“国家花样滑冰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和“国家花样滑冰等级评定制度推广基地”两块招牌。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本来就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竞技体育成绩好了,自然带动群众关注体育、投身健身运动的热情;而投身于健身运动的群众多了,则为竞技体育选拔优秀后备人才拓宽了选材面。
马晓冬教练说,他现在做的工作其实只是普及。“很多家长乐意带孩子到这里来玩,孩子会有兴趣,也可以锻炼,是一项健康的娱乐,总比把孩子关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强多了。”他说,经常能看到一家三口一起到冰场来娱乐的,给他更多的信心让花样滑冰在宁波人心里“生根”。而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金家漕小学和钟公庙中心小学每周到冰场上一次体育课,也使这个项目在宁波的普及工作事半功倍。“小孩子初级练习的时候,全套装备千把块钱就够了,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后更新装备,大概六七千元。”马晓冬认为,这样的花费对于多数宁波家庭来说不会有压力,另外像张楚、夏冰伶、洪菽婷等目前的佼佼者,参与训练还能得到钟公庙街道和各自学校的一定经费支持。
“以前是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冰雪运动基本是在室外开展,所以才让这项运动有了浓重的地域色彩。”在马晓冬看来,当冰上运动越来越多地进入室内场馆后,在北方或南方开展就没有区别了。也正是这种设施的变化和项目认知度的共同作用,让“北冰南展”不再是“空中楼阁”,近年来在上海、南京、无锡、杭州、深圳等地,大大小小的室内滑冰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其中不少滑冰馆都是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很显然,南方冰雪运动相关产业蕴含的市场价值已经被敏锐的商人发现了。
“宁波发展冰上项目的空间很大。”马晓冬向记者透露,“除了鄞州的冰场以外,北仑有一个室内冰场已经在建了,南部商务区也打算建设一个室内冰场。等越来越多的宁波人尝试过花样滑冰,到那时我选材就好选了……”撰文 戴斌 摄影 胡龙召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