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两名院士相助 “静钻根植桩工法”不断优化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3月19日 09:15   【 】 【打印
0

  中国宁波网讯 在杭州湾新区的一个工地,一台打桩机正在紧张地运作着,让市民琢磨不透的是,原本噪音很大的打桩机,在这里却是静悄悄的,5米之外听不到什么声音。

  记者从施桩单位浙东建材集团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原来这里采用了世界领先的“静钻根植桩工法”,全国独有宁波一家。

  “静钻根植桩工法”的创始人是浙东建材集团副总裁张日红。他告诉记者,目前桩基施工主力工法为预制桩锤击和静压工法,这两种工法存在挤土严重、易对桩身产生损伤等缺陷。

  为了避免常规桩基施工的缺陷,3年前,张日红率领研发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桩基难关,研发出了桩与桩的接桩技术、抗剪和抗水平力性能强的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桩,解决了预制桩的抗拔技术难题等。

  这个创新举动引起了龚晓南院士的注意。龚晓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土力学与地基处理专家,他高度评价了这种工法:“集预制桩、灌注桩桩型及工法的优点为一体,是我国桩基领域的一大创新。”

  去年,龚院士在中淳高科设了院士工作站。张日红说:“龚院士团队帮助我们向更恶劣的环境扩展,比如在受强酸污染的地基、海边、软土地基上也能应用这种工法。”

  随后,清华大学陈肇元院士也加盟院士工作站。陈肇元长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爆结构、防护工程设计理论、建筑物实际工作性能评估、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等领域的研究,在防护工程及高强混凝土结构研究中有显著成果。陈院士团队为中淳高科提供了人才与技术支撑,提高了桩身的抗震性能。张日红说:“因为宁波是少地震地区,我们对防震方面考虑不多,也没有检测的技术与设备。而陈院士团队的加盟,提供了试验与检测的方法,让桩身提高了防震性能,现在我们的工法都可以推广到四川去了。”接下来,陈院士团队将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产品结构优化、配方优化、设备机械化设计、节能优化、沉桩施工工艺工法改进等课题与企业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在双院士工作站的帮助下,中淳高科的科技成果源源不断。目前,“静钻根植桩工法”获得20多项国家专利,企业标准也获得省住建厅审核通过。此外,还带动了国内管桩行业整体的提升。中淳高科改进了现有预制桩施工技术,彻底解决了灌注桩泥浆污染问题,形成新的桩基产业链,可从宁波辐射全国,形成几百亿元的产值。

  目前,该技术已在宁波东部新城某重点安置小区桩基工程、宁波市重大工程南北环快速路桩基工程、杭州湾新区某五星级酒店桩基工程和温州、上海等地实施运用。(记者 卢科霞 通讯员 徐光华 余武君)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