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破解爆炸与冲击的密码 王礼立教授的“给力”人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4月01日 06:54   【 】 【打印
0

  毕业时正逢钱学森归国创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需要一批青年学者,就看中了各方面都很突出的王礼立。“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去学什么!”20岁出头的王礼立意气风发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先后师从李敏华、朱兆祥、王仁和郑哲敏(2012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中国科技大学创立时,青年王礼立参与了近代力学的教学工作,为该校首届爆炸力学本科生开设并主讲材料力学性能和塑性动力学新课程,从此与冲击动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礼立十分努力,查阅了几乎当时所有能找到的文献,夜以继日地投身于科学研究。遗憾的是,正取得一定进展时,由于政治运动,他被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力学所和心爱的冲击动力学研究领域。

  1978年,历经坎坷的王礼立终于重回中国科技大学开展爆炸力学和冲击力学的教学和科研。为追回十年“文革”所损失的时间,他加倍努力,每周除了半天时间料理生活外,其余时间全部扑在了科研上。1985年,他编写的《应力波基础》正式出版,之后被推荐为工程力学专业教学用书。

  当钱学森看到《应力波基础》后,十分欣喜。他给王礼立写的信中说:“您经历了二十年的艰难困顿,这正是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走弯路的时期;也可以说,是像您这样的许许多多的有志之士,付出了代价,才换来了今天的正确方针、政策!您对祖国有贡献啊!”王礼立在回信中曾写下这样几句话以谢钱老的勉励:“悠悠逆境心不移,昭昭赤诚志更坚。不怨半生多磨难,唯喜中华春满园。”

  唯喜中华春满园

  王礼立教授的人生,与“爆炸与冲击”和“力学”不可分割。他解开了爆炸与冲击的力学密码。

  应力波原理看似深奥,其实和生活息息相关。“用手压棉被,不会有灰尘逸出。但是用手拍棉被,另一面就会有灰尘逸出了。这个动作,就蕴涵着应力波理论。”王礼立教授浅显地解释。

  “在笔的一端使力,就会有力传到另一端,这中间有个力传达的滞后时间,这就是应力波效应。如果一端猛然使劲,可能会使笔的另一端断裂,这就是非线性应力波的传播导致的卸载失效了。”“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课题研究组成员周风华也用手中的笔,举了个例子,“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防科技、航天航空、新型材料等领域,广泛涉及爆炸与冲击问题,而应力波理论是解决各种爆炸与冲击问题的基础和主线。”

  2011年8月28日,一艘轮船以不同的速度和角度,撞向穿上“防护衣”的宁波象山白墩大桥的一个桥墩。撞击实验的船舶,自重250吨,载重量400吨。就这样连撞了10次!而桥墩安然无恙,船上人员也没有感觉到强烈撞击。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