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的礼品装雷笋,主要供应给大企业和机关单位,定价也比较高。但自从去年底遭遇订单‘滑铁卢’后,我们把价格降低了50%,主要针对普通市民消费,结果销路迅速打开,销售速度也比往年更快。”昨天,奉化一家雷笋种植基地负责人毛先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从去年底全社会提倡“厉行节约”以来,我市农特产品消费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往主打高端路线、价格亦不菲的农特产品,纷纷放低身段,通过走大众消费路线来拓展销路。
在家等订单少了,主动寻销路多了
以往,每年新茶上市高峰期,动辄几百、上千元每斤的茶叶价格,让许多普通市民望而却步。“鄞州区有4万多亩茶山,往年‘明前茶’走高端路线,主要做商务订单生意,可是今年开春以来订单大量流失,不得不促使茶农主动出击,另寻销路。”昨天,鄞州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开春以来,该合作社茶农主动降价,将以往售价在每500克500多元的“明前茶”,以每500克250元的平价出售,此举立即吸引普通消费者。仅仅一周时间,新茶就销售了100多公斤。
象山一家草鸡合作社负责人傅雪芬也瞅准了大众消费市场。“以前我们只会坐在家里等订单,自从去年年底的大规模退单潮后,1万多只草鸡滞销。我们开始考虑销售转型,主动进城区赶集来了。”傅雪芬告诉记者,最近在海曙区新开了一家平价草鸡直销店,每天销量100至200只。
高价大礼包少了,平价零售多了
除了主攻普通市民消费市场,不少高档农特产品还“化整为零”。把以前的大礼包销售模式变为平价零售模式,以此来打开销路。
某猪肉品牌经营户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往年各大节假日临近时,500元一盒的土猪大礼包卖得十分畅销,可去年底销售量寥寥无几。为此,他们改变营销思路,将猪肉销售主力放到市区10多个菜市场里的专营摊位,价格也比以往下浮两三成。“这样一来,不但销量多了,而且品牌也更响了。”
“以前,我们店里在售的一些高档农特产品,专门以五花八门的大礼包形式出现。像宁海白枇杷,一只要卖10多元,一个礼包就要上百元。如今,大礼包商品在店里已经很少出现,平价零售的明显多起来。”某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直松说。
政策扶持鼓励农特产品销售转型
市贸易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高端农特产品放低身段走大众消费路线,一方面可以拓展销路,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市民以实惠价格购到农特产品,是个双赢的结果。”
据记者了解,针对部分农特产品的订单流失和销售难题,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奉化市近期专门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农特产品“走出去”,如通过财政补贴鼓励兴办农产品专业批发销售市场;对推销本地农产品数额较大、带动力较强的优秀购销大户,年终给予适当奖励;对主导农产品实施创新包装且成效显著的,给予一定补助。
记者 徐跃年 朱一丹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