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宁波到2016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市推进农业农村集约集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领跑全省,农民收入实现九连增。然而,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相比,农业现代化仍是“短板”,主要表现为农业经营主体低、小、散,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要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关键是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本报近期将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推出几组系列报道,今起先推出聚焦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系列,剖解当前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展示创新举措,为宁波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记者 孙吉晶 朱军备
眼下,鄞州区姜山镇全国优秀种粮大户卢方兴正忙着备春耕。老卢说,820亩承包地,今年一半种早稻。为此,春节一过,他就给江苏的几位老雇工打电话,希望他们早点返回宁波,继续帮他种田。卢方兴雇的都是来自江苏、山东一带的劳动力,年龄在四五十岁之间。“本地人有的在工厂上班,有的进城做生意,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了。”
种地农户日趋缩减,这在宁波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山区、海岛,劳动力短缺更为突出。数据显示,我市现有150万户农户中,纯农户约30万户,兼业的有30万户;在260万劳动力中,单纯从事一产的劳动力在60万左右。这几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仍在向二、三产业转移。留下来的村民,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把种田作为一种副业。而大量的土地集中到了一些大户手中。
土地流转,给一些有经营头脑的人创造了投资农业的机会,家庭农场、开心农场等新型经营模式悄然兴起,改变了家家户户一亩三分田的小农生产模式。经营业主投入巨资转包土地,开发种植水稻和瓜果蔬菜,发展设施农业。然而,他们同样面临着缺人的难题。
2011年底,赵波看中了现代农业这个香饽饽,和朋友一起承包了江北区慈城1000多亩土地。眼下,农场想尝试智慧农业,急需人才。去人才市场招聘大学生,却没人愿意来。“农场四十来个固定工人,也都上了一定年纪。”赵波不无担忧地说。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首先要解决经营主体问题。从整个农业经营体系来看,宁波已经培育了较为充分的经营主体,但与集约化、专业化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是提高农民素质,使其成为职业农民。”市农业局局长鲍尧品表示,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尤其是一线生产劳动力呈老龄化、低文化、外地化,这些都阻碍现代农业前进的步伐。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现象:老一代种田能手有的在移交“权力”,为生产注入新鲜血液,但并非都能如愿。鄞州区洞桥镇树桥村种粮大户老屠承包了250多亩土地,平时都是自己打理。他曾打算让儿子跟他一起干,但儿子做了几个月后觉得又苦又累,打起了“退堂鼓”。
几年前,鄞州区率先探索培训新型农民,重点培育对象锁定为一批有高中或初中文化、安心务农的种养大户,后来又把扶持对象扩大到中专以上、45周岁以下的农业创业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截至去年,该区培养认定新型农民336人。但对一个区来说,这些人只是“杯水车薪”,培训之路依然很长。
200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也的确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投身于广阔天地。然而,真正让年轻人安下心来务农,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慈溪绿叶农场拥有上千亩基地。三四年来,农场共招聘了6名大学生,现在只留下1个。农场主叶善根说,大学生一天干6小时,主要负责田间管理,基本不用下地干农活,收入一年也有4万元左右。但由于与外界接触少、工作不体面,一个个选择了离开。
“等现在这批种田的人老了,今后谁来种地?”这并非危言耸听。
专家建议,对种养小户中的高龄农民,要鼓励他们流转出承包的土地,以此换取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以土地换社保”,从农业生产领域中分离出去,让他们领取养老金安度晚年。对种养小户中的适龄人员,应当鼓励和支持他们向种养大户发展,并通过开展生产技能、农机操作、经营管理等各类培训,提高他们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将使留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农民”。而对现有的种养大户,应鼓励和支持他们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向建立家庭农场方向发展。
去年,我市又出台了大学生农业领域就业创业扶持新政,重点对专业、生产面积、补助名额等方面作了调整,完善对就业创业大学生的服务与管理。期待此举能为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储备一批新型人才。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