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正文

农家乐如何迎全民休闲时代 聚焦乡村休闲旅游业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5月10日 08:19   【 】 【打印
0

  聚焦乡村休闲旅游业系列报道

  编者按:当前,宁波乡村休闲旅游业正处于发展壮大时期。每当节假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一床难求”、“一桌难求”现象。乡村休闲旅游业如何提档升级、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何保护乡村文化,办出特色?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报记者深入一线调查采访,从今天起推出四问农家乐———聚焦乡村休闲旅游业系列报道。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我市上规模的农家乐共接待游客88.2万人次,旅游收入874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5%和14.3%,许多地方出现了游客“井喷”现象,从而造成停车难、就餐难、游客人挤人现象。

  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农家乐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并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在国内,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最早发源地在成都的一些近郊和贫困地区的农村。

  在我市,少数有眼光的农村能人早就看好乡村休闲旅游这一新兴产业。象山民俗文化村董事长郑振本原是一位根雕艺人,早在2005年,他就利用一个废弃的砩矿,在矿洞口搭起三间茅草房开始创业,至今已投入近5000万元,打造出集商务会议、餐饮、茶楼、宾馆、文化传播、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民俗文化村”主题乐园。

  记者看到,绿树掩映的“民俗文化村”里,田园秀美,生态怡人,古家具精品馆、根雕陈列馆、名家书画馆、宝根阁以及民间绝艺表演、农耕用具展示等,可观可玩,让城市人感受到自然、传统和文化交融的愉悦。

  从上世纪90年代兴起,宁波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历经多年扶持和培育,由小到大,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效益日益扩大。据市农办统计,目前,全市县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点)276个,其中市级以上特色村(点)126个,农家乐经营户622家,其中星级经营户289家。全市农家乐餐位数近7万个、床位1.1万多个。

  养殖大户徐安彬前几年在东钱湖畔成功创办了“双虹阁”农家乐,最近,他又投资4000多万元,在鄞州区咸祥镇的大嵩江畔,兴办了一个规模更大的天地生态农庄,所有房屋建造在水面上,共有餐位200多个、床位近百张,还有大小会议室10多个。他说,农家乐的休闲方式,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就是贷款也要把规模搞大。

  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人均GDP接近或超过1万美元,我市去年人均GDP已经达到12213美元。根据国际旅游组织标准,长三角地区已经跨入了休闲经济需求旺盛期。乡村休闲游成为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是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必然结果。

  同时,农村所具有的广阔空间、自然生态、天然氧吧等优势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到乡村居住生活、休闲度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宁波、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同城效应”更加明显,宁波的山、海、岛、泉、田等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吸引老年人休闲养生,市场需求巨大。

  但据记者观察,我市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业态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布局分散、设施和服务档次欠高、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

  “乡村休闲旅游的春天已经到来!当前,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需要推进跨越式发展。”有关专家认为,分散各处的农家乐需要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发挥规模效应;同时,农家乐还需要增加投入,提档升级,经营者的观念要转变,从业人员的素质待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游客,达到永续发展。

  令人高兴的是,全市各地已经出现这种良好的势头。如象山沙地村办起了60家“农家客栈”,形成规模效应。以“九龙湾生态农庄”为龙头,余姚梨洲街道南庙村将10多家农家乐餐馆打造成乡村风情一条街。东钱湖将4个村庄联合起来,打造成“十里四香”一个景观。奉化市已制定全市性的乡村旅游规划。

  “乡村休闲旅游蕴含着巨大商机,今后在全县各个乡镇要发展1至2个农家乐特色村,再把各个乡镇联动起来。”象山县旅游局局长孙松娥满怀信心地说。

  有关专家提出,农家乐要提档升级,可持续发展,与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森林镇村创建、休闲渔业和海洋旅游等相结合,要加强政府引导、人才培养、品牌营销等。同时,在土地审批、金融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

   记者 朱军备 黄程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