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何定基。(记者顾圆圆翻拍)
1979年,何定基快60岁了,一次去上海办事,他的一位朋友向他说起了“办一个羽毛球厂”的事情,朋友让他考虑考虑,何定基便把这事放心上了。回来后,他跟家里说想办羽毛球厂,遭到了妻子周玲娣的反对。这一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周玲娣是村里的养猪能手,也一直是丈夫的贤内助。“他当时回来跟我一说,我就不同意,一把年纪了还办什么厂呢。再说办厂要钱、要设备,我们家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拿什么办厂!”采访中,八十多岁的周玲娣对记者说。
但是,周玲娣知道,丈夫决定的事情是不可能改变的。1981年,何定基60岁,跛着脚开始办羽毛球厂。何定基的大女婿石瑞忠告诉记者,岳父做事非常固执,60岁的他还想做出点事情,他对自己要求也高,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那种人。
挨过有一块钱用一块钱的苦日子
说是办厂,何定基其实并没有钱。初办时,孔墅大队里腾出6间房子作厂房,职工自筹资金14万元。何定基的大女儿何富英当时已经28岁,和弟弟何良君一起,作为父亲的左膀右臂,跟在父亲后面一起筹办羽毛球厂。“小港公社里有一家石棉厂关闭了,石棉厂的营业执照转给了羽毛球厂,石棉厂的几个工人也跟着转到了羽毛球厂,一起拿过来的还有石棉厂的一些破凳子、破椅子。工厂起步的资金也是进来工作的职工一起投资的,有的500元,有的1000元,有的1500元,承诺利息照给,两年归还,这样总共筹了近14万元。厂址就在现在的村委会,几间小平房,几台简单的生产设备,当时一共20来人,1982年正式投产。那时,我们心里都没底。”何富英说。
尽管羽毛球厂的资金是何定基和职工们凑的,但当时还是戴了社办企业的帽子。厂的名字叫“小港羽毛球厂”,仿国内名品“航空牌”羽毛球试制成功。创业艰辛,这句话何家人深有感触。“厂办起来后,请师傅要花钱,买原料要花钱,出门办事要花钱,工人的工资要发,一下子资金就紧张起来了。怎么办呢?也咬着牙过来了,有一块钱花一块钱,老头子去外面谈业务,好多次为了省钱不是住浴室就是住剃头店。”周玲娣回忆。周玲娣在业务上帮不上丈夫太多忙,就管起了食堂,为了节省开支,蔬菜都是她自己种的,职工开荤吃的也是她一手养大的猪。“阿爸谈业务每次都是坐着27型的拖拉机去宁波坐火车;参加广交会为了省钱,经常睡剃头店;我们子女要去很远的地方用手推车拉羽毛,非常辛苦。”女婿石瑞忠告诉记者。
羽毛球生产出来了,但是销往哪里,何定基心里并没有底,起先都是通过熟人介绍生意,后与商人香港人李唐文先生合作,生产白牌羽毛球,到香港贴日本的“YONEX”牌卖。首批生产的3200打羽毛球销往香港,成为香港市场抢手货。1983年15000打羽毛球由香港转销日本后,因质量优良,迅速打开了日本市场。“其实最初创业的时候我们有自己的牌子,叫‘雄鹰’和‘汤杯’,但是打不开市场,只能贴别人的牌子卖,直到2000年初,羽毛球厂才开始完全卖‘汤杯’这个牌子。”石瑞忠告诉记者。
有了稳定的市场,羽毛球厂开始蒸蒸日上。
生产的羽毛球被奥运会选为比赛用球
前期的努力终于让羽毛球厂走上了正轨。随后的几年,何定基和他的职工们见证了羽毛球厂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小小的羽毛球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利润!
厂子办起来后,何定基辞掉了村干部的工作,专心办厂做生意,衣着举止也开始显现商人派头。因为腿脚不是很方便,更多的时候他就坐在办公室里统筹全局,生产、技术、销售各个环节,事无巨细他都要管理和过问。羽毛球厂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工人们在生产线上也不得闲,订单多的时候,吃饭就像打仗。一打一打的羽毛球生产出来后源源不断地运往香港、日本,厂里的效益也是越来越好。1984年到1996年是羽毛球厂快速发展的时期,一度被老百姓叫成“小港的大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