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萍(左)指导演员排练《拔兰花》。记者胡龙召摄
昨天,失传半个多世纪的甬剧滩簧《拔兰花》在姜山甬剧团排练,最早的“田螺姑娘”、76岁的甬剧老艺人汪丽萍应邀担任指导老师,她告诉记者:“《拔兰花》只有唱腔留下来,这出戏完整的表演我以前也没看到过。”
正在排练的除了《拔兰花》,还有《康王庙》、《双投河》和《扒垃圾》共4个小戏,是从甬剧最早的“滩簧72小戏”中挑选出来的。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甬剧传习部主任沃幸康告诉记者,“4个戏大概各半个小时,组成一台时长约两小时的演出,顺利的话,将在今年参加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演活动。”
滩簧是甬剧早期的艺术形态,解放以前“滩簧72小戏”曾经相当流行,其中贺显明、徐凤仙的《拔兰花》唱腔还被录制成唱片、磁带,走入千家万户,但后来因为历史原因逐渐都失传了,“好在还有剧本留下来”,沃幸康表示,“不过剧本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口传本,有些并不完整,需要我们再次整理。”
这次,艺研院特别请了宁波的第一代甬剧艺人、今年80多岁的金小玉老师担任艺术指导,从剧本整理开始,尽可能还原滩簧小戏的原貌。“我们还专门邀请了像汪丽萍、全碧水这样的甬剧第二代老艺人分别担任每个小戏的导演,帮助演员进行艺术加工。”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承担表演任务的是姜山甬剧团、下应甬剧团等民营剧团。说起把排练任务交给民营剧团的缘由,沃幸康表示,“因为是民营剧团,表演可能还带有一些乡土气,比较符合滩簧戏的需要”。他说:“我们既要保留滩簧戏唱腔上那种老的味道,又要丰富原有的动作、表演,让老观众觉得是那个年代的味道,也让新观众了解,原来甬剧以前是这么走过来的。”
□记者 顾嘉懿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