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宁波地名里的民间趣事:有打架打出来的地名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7月14日 08:01   【 】 【打印
0

  打架打出来的地名

  打架也能打出地名,“张家瀛”就是。在鄞州一个村子里,住着四个姓氏的家族。其中张家和姚家都在村里经营农事,常因交集多而产生纠纷。后来在一次纠纷中居然闹出人命,惹上了官司,轰动乡里。在众人关注下,张家最终赢了这场官司。时人感慨地把这个地方叫别成“张家赢”,可能太容易识记,最后竟成正名。后代村人觉得不雅,遂改写成现在的“张家瀛”。

  “金价桥”也是同类故事。“金价桥”曾名“陈家”,陈家村先人想在一条交界河上造桥有利于通行,却因为选址的问题和邻村人产生纠纷,最后花了重金才了结官司造成此桥,遂名为“金价桥”,告诫后代和气生财。

  嫁姑娘嫁出来的地名

  出嫁,对姑娘而言大多是幸福的事。可她们想不到,有时出嫁也能成为地名中的趣闻轶事。石碶有个李姓的财主十分疼爱他的女儿,为了给女儿筹办隆重的婚礼,他不惜重金建造了高大宽敞的厅堂来摆宴酬客。婚礼办完后,财主觉得自己家用这么大厅堂有点浪费,不如献出来给族中人一起用。于是又出钱扩建厅堂,改建成宗族祠堂,并给它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花厅。族村人为感谢他,就把村名改为“花厅”,沿用至今。

  如果说李家女儿是幸运的话,那下面这个姑娘就不那么幸运了。这个不知名的姑娘是许多年前的人,那天她正喜气洋洋坐着花轿出嫁,行至钟公庙李家桥头时,忽然“咔嚓”一声,花轿的轿杠断裂了。她不但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还引来不少路人围观哄笑,真是让她又羞又急,恼人万分。而且更让这个古代姑娘想不到的是时人居然还因此把桥名叫别成“李花轿”,谐音成“李花桥”流传至今呢。

  抄近路抄出来的地名

  在宁波西部,有一个村庄叫“辽路周”,现在乍看以为是因那里辽阔的道路而命名。其实不然,它是从“了路周”谐音过来的。这个村庄最早定居者姓周。周姓人家旁是大片田畈。村人过路时懒得绕远路,常从他家附近穿田畈抄近路而过,宁波话管抄近路为“了路”,就把那个地方叫作了“了路周”。

  宁波还有个地方叫“了舍”,不过这里的“了”不是“抄近路”的意思,是“瞭望”之义。原来这是个山村,村里人搭了几间简陋的草舍给管山人住。草舍虽然简陋,却因地势高能望得很远,被叫做“瞭舍”,简写成“了舍”,后来竟代替这个村庄的名称袭用至今。

  叹气叹出来的地名

  在浙江,和南宋赵康王有关的地名很多,宁波也不例外。宁波的宋诏桥、渡驾桥、宝剑桥、惊驾路等地名都和康王有关。在鄞州瞻岐,也有一个小地名,据说得名也源于他,是康王叹气叹出来的地名,那就“竹头”。传说当年康王逃难到宁波时,一路朝东狂逃,一直逃到瞻岐陆路尽头。面对茫茫大海,康王无路可逃,连声叹气,哀叹自己逃难“到头”。事后百姓因此命名该地为“到头”,后谐化为宁波话“笃窦”,现简化成“竹头”。

  傲慢傲出来的地名

  在宁波话中,傲慢自大的人被称为“黄豆汤”。很久以前,在梅墟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两户人家。这两户人家从别处迁来不久,家境殷实,有点看不起当地村民。他们既不接受当地人的帮助,也不听从当地人的管理,独来独往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当地人心里不舒服,觉得他们过于傲慢自大,有点“黄豆汤”的感觉。可能嫌“黄豆汤”太贬义,他们暗地里给他们取绰号为“翘头王”,不久又叫别成“草头王”。后来因火灾烧光房屋,那两户人家不得不迁走他处,徒留“草头王”这个地名在这里继续流传。

  这样淳朴生动的小地名在宁波还有很多,它们像一段段小情景剧演绎着宁波百姓的生活百态,不但朴素诚挚而且极富生命气息,可以让我们捕捉到先人掩藏在里面的历史信息,所以认真解读、保护宁波老地名实在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

  □徐雪英 

编辑: 杜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