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小候鸟在宁波的快乐时光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8月11日 07:48   【 】 【打印
0

小候鸟在宁波的快乐时光

2011年,专业游泳教练指导“小候鸟”游泳。

□记者 吴震宁 王思勤 胡菲实习生 徐颖通讯员 周俊 章方儿/文

记者 吴震宁 王思勤通讯员 张晓兰/摄

“小候鸟”是流动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在节日、假期(主要是暑假)短期流入到父母(监护人)务工所在地的少年儿童。

2011年底,宁波外来人口达430万人,约占户籍人口的75.4%。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因各种原因,将孩子留在了老家,只在假期、节日等日子,将孩子从老家接到宁波,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统计显示,我市“小候鸟”约占外来人口的3%,约12万人。

近年来,宁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志愿者服务团队、爱心企业和人士等各种社会力量纷纷施以援手,充分利用“四点钟学校(乐园)”、“乡村少年宫”、“假日学校”等活动阵地,运用各种形式把“小候鸟”们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城市特色的关爱活动,建立起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关爱“小候鸟”文明行动志愿者队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

上周,本报记者走进社区、企业、社会团体,采访了几位“小候鸟”,与他们一起回忆在宁波的那些快乐时光。

夏晨怡:快乐学街舞

8月8日下午,有夏晨怡的街舞课。这个来自江苏徐州的8岁女孩,将每周两堂的街舞课时间记得特别牢。

今年放暑假从老家来宁波,夏晨怡听爸爸说江东社区学院专门为“小候鸟”举办了免费街舞培训班,就缠着爸爸赶紧报了名。

“培训班里有专门的舞蹈教室、大大的落地镜子、空调,还有教得很好的老师,我高兴呢。”

这个培训机会,夏晨怡十分珍惜,每次都是最早到教室的。经过老师的培训,夏晨怡从一个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孩子,一下子就成为了整个培训班中街舞跳得最好的一位。

“不上课的时候,我就自己在家复习老师在街舞课上教的动作,在家里的镜子前跳,爸爸妈妈回家了再跳给他们看。”

上个月,当老师宣布要选几个优秀学员参加本报主办的“文明志愿者公益行”晚会时,这个腼腆的女孩鼓足勇气报了名。“我想登台演出给更多的人看,谢谢他们让我梦想成真。”

当老师宣布她入选时,夏晨怡开心极了,“比吃冰淇淋还舒服!”

第一次上台,面对着刺眼的聚光灯和台下数以百计的观众,夏晨怡有点懵,后来跟着领舞的老师逐渐进入状态,演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结束时,听到台下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鼓掌声,我很高兴,我希望学得更好,下次再为大家表演。”

声音

王三川(黑可猫儿童街舞工作室老师、志愿者):夏晨怡是我教过的学员里,最安静、最听话的。她很有天赋,也学得很认真,她能在学跳街舞、表演街舞时,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看来,“小候鸟”中也有不少好苗子啊。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 吴冠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