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夏天,奉化干旱。记者8月1日前去采访,见当地一名花农手里提着已死去的五针松,仰望烈日下的蓝天。
2003年夏天,奉化干旱,当地村民去山下挑水。
烈日当空,日复一日40℃以上的高温,人们似乎已经有点麻木了。在市郊和农村,成片的毛竹和花木正在被晒死,茶树被“烫伤”了,茶叶无力地卷曲着,摸上去就像枯叶,一捏就碎了;农作物的叶子开始泛黄发白,下面的黄土地全是裂缝,缝隙里透着袭人的热气……
“每一次持续极端高温,必然和旱情紧密相关。”曾任中国水利史学会会员的高级工程师缪复元说,从目前持续的高温天气来看,今年的旱情还将会蔓延。在这位1936年出生的老人主编的《鄞县水利志》《鄞州水利志》、《皎口水库志》中,记载了建国以来数次重大旱灾的详细信息,成为了解宁波史上旱灾灾情较为权威的资料。资料中的那些信息,通过他和其他亲历者的回忆,抗击旱灾的过程变得丰富生动起来。而且,每个抗旱细节,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迹。
记者 樊卓婧 程鑫
“请龙王”的闹剧
缪复元对于旱灾最初的印象,是从一场剑拔弩张的“请龙王”闹剧开始的。
1953年,他17岁。据《鄞州水利志》记载,那一年,从7月1日至9月2日,除了零星的雷雨外,没有任何有效降水。
稻田渐渐地裂开了口子,庄稼成片枯死,村民饮水也成了问题,无助的恐慌感在逐渐蔓延。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老祖宗传下来的最古老的习俗和办法———“请龙王”,俨然成了一根救命稻草。
在宁波的很多地方,“请龙王”的程序大致是这样的:先遣人夜入龙王庙,用麻袋套住神像,抬到当地庙内供奉,再请来和尚、道士念经。如果数日后仍不雨,就要把神像置于烈日下,让“龙王”也尝一尝久旱不雨、烈日曝晒之苦,但又恐晒坏神像,乃戴以笠帽、披以蓑衣,此为“晒龙王”。
只是那一年,晒的不是“龙王”,而是乡、村里的干部,这缘于村民和乡干部的冲突。
冲突发生在大岙乡,因为久旱不雨,当地群众决定在晚上去“请龙王”,而干部们则打算截住“请龙”的队伍。在那个刚解放不久的年代,肃清封建迷信是一项很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乡、村干部,是绝对不允许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在自己的辖区里出现。
那天晚上11点左右,当地群众浩浩荡荡地经过大岙乡五孔桥时,被民兵截住了,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几个干部被愤怒的村民抓住,一顿痛打,还有干部被拖进施君庙太保殿,关了好几天。
炎热和干旱带来的焦虑,让许多人的怒气都一点就着。
《鄞州水利志》里也记载了这件事。施君庙里,几名干部被打后,还被押到烈日下曝晒。
“他们不让我们‘请龙王’,就让他们代替‘龙王’晒着吧,晒到下雨为止。”缪复元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当时他还不太懂“请龙王”是怎么回事,挤在人群里看热闹,也不太记得被晒的是谁了,只知道是村里或乡里的干部。那个场景他现在还历历在目:一个干瘦的中年男人蹲在明晃晃的阳光下,黄豆粒大的汗水一颗颗地从头上滚下来,头发贴在脑门上,他低着头,看不清楚表情。不知道被晒了多长时间,中年男子可能实在无法忍受,尝试着冲出人群逃走,但又被堵了回来。
村民们叫着,要政府赔偿因阻止“请龙王”造成不雨带来的损失,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最终,政府部门调动了军分区一个排的兵力,这场冲突才逐渐平息。多数群众被劝回,但两个带头的人被逮捕,判了5年。“请龙王”的闹剧,以两败俱伤而告终。
隔着60年的漫长光阴,孰是孰非已经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说起那段往事,饱经风霜的缪复元不由得感慨:“这都是干旱惹的祸,不管怎么样,打斗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齐心协力抗旱才是正事呀。”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