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④
上接A09版
图①1920年的水则碑。摄影者为美国社会学家白克令先生。
图②长春塘挖掘出的部分塘体
图③行春碶遗址碑
图④狗颈塘
狗颈塘
在它山堰下游的水利配套工程中,最有名的是狗颈塘,起着阻咸蓄淡、外受江潮之冲、内障大川之流的重要作用。
发源于它山堰的南塘河,流经鄞江、洞桥、栎社等地,到北渡村时,曲折迂回的奉化江突然一个弧形大弯头靠向南塘河,与其相邻平行入宁波城。于是,在江湾与河相距最近处,在这段外遭江潮冲击、内受洪水排泄的险要河段,鄞西民众用条石为基石、石钉为楔头,环环相扣筑起了狗颈塘,分内河石塘和外江石塘。鄞西有句“在上莫如洪水湾,在下莫如狗颈塘”的俗语,说的就是它的贡献。
现存的内河石塘长约354米,宽0.6米。能见的五层条石,最长1.6米,最短0.7米,厚度0.2—0.3米,低层密上层疏,第五层的路面条石也以凹凸形紧扣,经受了洪水激流和频繁航运的考验。
狗颈塘发挥更大作用的是外江石塘,弧形江堤青黑一片,全是巨形条石,与内河石塘一样,条石之间也是由巨大石钉扣紧。外江石塘高约3米,塘堤之上又用乱石混凝土浇筑一道小堤,有效阻止了咸潮的涌入。遗憾的是,该石塘一部分已被泥石覆盖。
皎口水库修建后,内河压力有了很大缓解,但江潮逼冲依然厉害,狗颈塘至今仍在防洪抗旱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澄浪堰
澄浪堰位于宁波海曙区连接奉化江、南塘河的交汇口上。澄浪堰坝长9.6米,阔5.44米,宋、明时称“郑郎堰”、“郑家堰”、“郑十八郎堰”,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由吴雄督工重造,最初为土堰,后改为石堰。1959年,改建成过船坝,后又改为现代机动坝。现堰坝长20米,阔仍为5.44米,堰坝用条石砌成,堰坝上有闸门,上部已改成钢筋混凝土,并装有轨道。
自宋至今,澄浪堰水溢则启,水涸则闭,使涝有所泄、旱有所潴,阻咸蓄淡;同时连接奉化江和南塘河水利航运,交通舟楫,是宁波历史上贯通东西乡的水利枢纽,为研究明州古水利工程提供了实物例证。
水则碑
“水则”的“则”意思是“准则”。水则碑有测量水位、预防洪涝灾害的作用。水则,中国古代的水尺,又叫水志。最早的水则是李冰修都江堰时所立三个石人,以水淹至石人身体某部位,衡量水位高低和水量大小。
南宋淳祐二年夏天,宁波下了两个多月的倾盆大雨,官府百姓心急如焚,望水兴叹。郡守陈垲勤政躬行,实地查看,想出一个奇招:置一块平水尺在河里,原理自然十分简单,就像插根筷子到水杯里,但怎么知道什么水位是对城里的百姓有利?什么水位该放水?这就得日积月累,要细心地观察、摸索、实验、等待。陈垲长年累月观察河里水位的升降,终于知道水位到了平水尺的哪个位置可以开闸门放水,这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宝祐四年(1256年)春,吴潜主政宁波,治郡三年间,勤政施民,兴修水利,贡献重大。吴潜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水文观测设施,建立了全城统一的“水则”标识———他选址郡城西南的月湖平桥之下,创建“水则亭”。亭中立碑石,榜书镌刻“平”字于石上。水则亭为水则碑而建,亭在四明桥下,取适中之地,测量水势,镌“平”字于石上,城外诸碶闸视“平”出没为启闭,水没“平”字当泄,出“平”字当蓄,启闭适宜,民无旱涝之忧。因此,把四明桥改称平桥。水则亭为保庄稼丰收、州郡平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则碑利用平水的原理达到体察灾情、统一调度的目的,是我国城市古水利遗存中仅有的实例。
现存水则碑的大部分石亭建筑为清道光时所建,保留了南宋的亭基和明代的重修“平”字碑。1999年,考古重现水则碑(亭)旧貌,经重修后,恢复平桥河,与月湖水系相通,还历史的环境氛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