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鄞州“滋生双鱼酒”:百年醇香甘如蜜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9月08日 08:19   【 】 【打印
0

百年醇香甘如蜜

王升大酒坊往里走,便是“郭滋生酒坊”。

百年醇香甘如蜜

在酒坛中放入两条河鲫鱼。

百年醇香甘如蜜

王升大博物馆内的“双鱼池”景观。

百年醇香甘如蜜

“滋生双鱼酒”酿造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周素珍。

“宋代,城西门大畈田之北有酿泉,其甘如蜜,遂设酒务于此,以双鱼酒最洌,贡于朝廷。”这是《鄞县志》中的记载,足见当年双鱼酒的名噪一时。

而如今,红酒、啤酒、白酒占据了各种饭局的餐桌,“双鱼酒”反而鲜为人知,只在鄞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有“滋生双鱼酒”的小小一角。

近日,在王升大博物馆一楼的酿酒作坊里,记者看到了“郭滋生酒坊”的鎏金匾额,心中不免生出许多疑问:郭滋生是谁?什么是双鱼酒?记者找到滋生双鱼酒酿造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周素珍。历经风雨的滋生双鱼酒,在她的叙述中变得渐次清晰起来。

1、“双鱼酒”的由来

1127年,北宋灭亡,宋室南渡,赵构建都临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是对那时偷乐宴欢的形象描绘。与此同时,毗邻杭州的宁波成了京畿,士大夫的后花园,夜夜笙歌、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这必然能推动当地的酿酒业。

“水是酒之血”,好水酿好酒。宁波鄞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鄞西的广德湖广纵千顷,汇集清溪甘泉,其面积是如今东钱湖的三倍。广德湖边大畈田之南是它山泉源头,有锡山龙潭之水可供酿酒,甘甜如蜜。

相传在广德湖桃源乡有一位姓郭的员外,喜欢品酒、酿酒,自己经营着一家酒坊,位于桃源乡南端,今横街镇白象桥村。这样的小酒坊在当时数不胜数,但郭员外这个人热情好客,常宴请文人墨客到家中“举杯邀明月”,畅谈琴棋书画,养生文化,在当地朋友众多,酒坊也自然宾客盈门。

有一天,郭员外把几坛酒缸一字排开,放在走廊里,准备酒封。左邻右舍的孩子与他的孩子们一起打闹着进来,手里抓着刚从池子里捉来的小鱼,一片欢声笑语。他素来喜欢孩童,就放下手中的活,到厅堂准备瓜果香茶招待这些孩子们。

等孩子们玩够了,吃饱了,回家了,郭员外才腾出手来到走廊把酒缸封上。过了几年后,他开封尝酒时发现,有几坛酒特别清甜甘醇,与别的酒口感完全不一样。这几坛酒的共同特点是倒出来都有一些杂质,捞出来仔细辨认后发现,竟然是零散的鱼骨头。

原来,那些顽皮的孩子把捉到的小鱼放进了酒缸。这是郭员外酿酒生涯里的一个重要的发现,他反复试制了几次后得出结论:有两条小鲫鱼浸泡过的酒口感最佳,而且可以祛湿,增强抵抗力,有滋补养生的功效。

这一消息在村子里不胫而走,村民们纷纷效仿,家家酿制双鱼酒。1168年,郭员外给自家酒坊扩充了店面,做了一个匾额,名为“滋生双鱼酒坊”,寓“滋味、滋润、滋养、滋生”之意。

从此,酒坊内设了一口双鱼池,池水底有二龙盘踞,走近一看又像是两条鱼,池水清澈。这一池子平时煮茶,到了冬天酿酒时,郭员外就把鱼投入池中蓄养数天,以吐尽肚中污秽物,去除泥腥。

那个时候,其他市镇的酒务(专门管理民间酿造的负责人)都只设一名,唯独桃源乡林村市的酒务设了两名,当地酿酒业的兴盛由此也可见一斑。

周素珍说,这些故事都是她外婆讲给她听的,如今,王升大博物馆内有一处“双鱼池”景观,就是按照当年的传说仿建的。

2、倒酒引来美誉

清末民初,“滋生双鱼酒”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在当地颇有名气。在滋生双鱼酒坊乔迁之时,当时的酒坊掌门人郭乾生请了两帮大厨,办了199桌酒席,宴请当地乡邻三天三夜,边吃边看戏,曾轰动一时。

但滋生双鱼酒真正在浙东一带乃至全国享有盛名,却是源于手下人的一次“偷懒”。

每次双鱼酒酿制出来后,郭乾生根据父辈的习惯,都会先亲自品尝并记录在本子上,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米、酒曲、水的比例配方也会略微调整,以达到最佳口感。在他不断的试制中,“滋生双鱼酒”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酒色橙红,用糯米、红曲米、枸杞、话梅、香菇、蜂蜜、红枣、松子、银杏、野生鲫鱼等酿造,醇香浓郁,回味甘甜。

然而有一年,由于大批酒发酵过头,酿制出来后口感很糟,郭乾生不愿意以次充好,也不愿把做坏了的酒贱卖给顾客,为了保证滋生双鱼酒一贯的风味与品质,他让酒坊帮工把酒运到偏僻的地方倾倒。

第二天凌晨,几个酒坊帮工用船把沉重的酒坛子搬出去,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座桥,桥下是奉化江,他们顿生偷懒之心,齐刷刷地把一坛坛黄泥密封的老酒破盖后,沿江倾倒,刹那间,整个江面上酒香四溢。

中午时分,当地村民发现,奉化江面上漂浮起一条条鱼,场面十分壮观,村民们以为是一些死鱼,便用渔网把鱼捞了上来,丢进自家水缸里,准备当晚餐食用。到了下午,水缸里的死鱼竟然都复活了,活蹦乱跳。原来,这些鱼是被发酵过度的“滋生双鱼酒”给醉倒了。郭乾生宁愿销毁大量酒也不愿卖坏酒的诚信故事,在老百姓口中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了宫中。

又传当年皇后娘娘患病数月不好,听闻民间有一种酒有健身养生的功效,就命人快马加鞭寻访此酒,娘娘饮后半个月,大病痊愈,重现昔日青春,于是龙颜大悦,赐众大臣品尝,大臣们齐呼好酒,这种酒就是滋生双鱼酒,此后它便成为朝廷贡酒,岁岁进奉。

3、辉煌后的沉寂

好酒用好米酿造,“滋生双鱼酒”招牌越做越大的同时,也是“王升大”米店声名鹊起的时候。一个酒庄,一个米店,生意兴隆。由于两家交情深厚,王升大的掌门人王兴儒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郭乾生的儿子。两家联姻后,滋生双鱼酒更是盛极一时。

滋生双鱼酒坊出名后,自是财力雄厚,但郭乾生秉承“达则兼济天下”,做了不少善事。为给大小船只提供方便,每逢农历腊月,他都会请村民到宁波城乡桥头去刷白,起到醒目警示的作用,保障船只安全航行;每逢秋冬两季,在城外路口处摆粥摊,为过路的穷苦百姓解决一时之饥;他还在凤岙捐款建造学堂,现在的凤岙小学就是由当年的学堂演变而来。 

宁波学者王重光说,滋生双鱼酒特有的风味,固然令人难忘,但蕴藏在酒中的道德醇香更是百年不绝。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滋生双鱼酒坊召集了一批人马庆贺演出,表演唱新闻、走书、滩簧以及各地曲艺;又召集了一批酒庄帮工大汉,抬着“滋生双鱼酒”去犒劳从前方归来的抗日将士。  

周素珍说,外婆说到这一段历史,总是感叹着“当时多么风光啊”,可是,好景不长。

1946年,宁波成立了鄞县酒行业同业公会,一共有19家酒坊、酒行入会,选举滋生酒坊老板郭乾生的儿子郭东明为会长。1948年,又召开公会代表大会,入会者增至25家,内有滋生、泉生、醇德、协顺、源源等著名酒坊。

然而,当时正值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经济萧条,物价暴涨,米珠薪桂,老百姓民不聊生,连饭都吃不饱,更没有闲钱买酒了。正因如此,各种酒的销量锐减,酒坊相继倒闭或兼并,至建国初,仅存醇德、泉生等数家酒坊。滋生双鱼酒也没有幸免于难,至此,滋生双鱼酒的酿造手艺蒙尘失传,一度沉寂。

4、酒香飘今朝

1979年,郭家的外孙女周素珍接过祖上的衣钵,成为滋生双鱼酒的传承人。只有初中文化的她,从小受外婆的熏陶和教导,少年时代就学会了酿酒技艺。18岁那年,她进了鄞州二商公司竹丝岚商店,在那里,她结识了王升大第四代传人王贤定,他们两人身上都肩负着传承的使命,志同道合的他们结为了夫妻,并一起继承和发掘滋生双鱼酒的历史文化和内在底蕴。

王贤定说,因为两家祖上就联姻,王家和郭家的子孙们都喝滋生双鱼酒,他笑着说:“不过,酒味偏甜,似乎不适合宁波人的口味。”

在王升大博物馆的酿造工艺馆里,周素珍向我们演示滋生双鱼酒的酿造技艺:

先把糯米、红曲米按比例浸透淘净,放入蒸笼蒸熟,然后放入白篮摊凉,白篮就是晒干菜的竹篾制品。再拌入枸杞、话梅、香菇、蜂蜜、红枣、松子、银杏和酒曲(白药)。

然后,把它装进缸中,在缸面和周围用稻草和棉被等遮盖保暖。一般36小时后,缸里的糯米饭便发酵变成酒糟,而且渗透出许多液体。

这时,把“酒篓”放进缸里,让液体进入“酒篓”,再用碗或杯子把这液体舀进酒坛。这种液体就是“酒酿”,度数很高。一般1斤米加1.4斤水,灌入酒埕中,放入吐尽肚中秽物的河鲫鱼,用箬壳封口,再加泥。三年后开封,酒色橙红,醇香浓郁。

周素珍说,其实工序不复杂,一学就会,但酒酿得好不好,很考量功夫。时间的掌握、材料的调配是关键,稍有差错酒就会变味。蒸熟的糯米饭、适量的白开水一定要晾凉,否则酒酿出来就有酸味。

宁波有句老话叫“好做酒,坏做醋”,周素珍说,酿黄酒和酿醋的工艺相似,酒做坏了就重新做醋,这其实是老百姓节俭意识的渗透。

周素珍的儿子王科路在一旁插嘴说,母亲说出来好像很简单,其实酿酒还是蛮辛苦的。尤其到了冬天,总是看到她因为酿酒冻得通红的手指。

说起儿子,周素珍脸上溢满了自豪的神情,他从新西兰学成归来,经济学背景的他,对家族事业的推动传承作用不可小觑。

凭着骨子里对双鱼酒的热爱和责任感,一家人成立了“滋生双鱼酒”研发中心,保护传承传统的酿酒技艺,使“滋生双鱼酒”重见天日。他们还注重培养专业的酿酒人才,运用酿酒新技术,在保留传统口味和质量的基础上革新,使人饮后不上头,不口干,更具营养。

如今的滋生酒坊故居犹在,经过百年风雨的洗刷,仅存河边朝南的一幢厢房,仿佛在静默地诉说着昔日的风采与辉煌,也期待着今人续写新的传奇。

记者 陈也喆 通讯员 陈素君/文 记者 王 鹏/摄 

编辑: 徐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