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校就是我们的家
洪水退去,清淤、消毒是灾后自救的第一步工作。
在此次台风中,奉化市西坞街道受灾严重,但是在8日、9日当西坞街道基本还处于“孤岛”状态,进出非常困难的时候,西坞街道白杜小学老师们得知学校开始退水后,纷纷克服各种困难,来到学校投入繁重的清淤工作。
张丹燕、袁颖杰两位老师的家中从7日早上开始深度进水,8日早上又迎一波洪水,一楼家具都被洪水浸泡,但得知学校退水,他俩顾不上家里的灾后清理工作,二话不说,趟着深水一步一步地走到学校,与同事们一起清理学校的淤泥及杂物。俞虹、方倚芬、沈玉等几位女老师由于长时间打扫,手上起了水泡,有的甚至磨破出血,仍不肯休息;邬凝奕老师在清淤时不慎踏入排水沟,左脚受伤出血、甲盖离皮,同事们都劝他休息,他却只用塑料袋绑住受伤的脚继续投入工作之中整整两天……污浊的泥浆溅到了他们的脸上,裹住了他们的裤腿,他们却丝毫不以为意,都说,“学校就是我们的家”。
4、十三位师生扛起千名灾民安置责任
随着救援物资不断运进余姚五职高避灾点,武海彬才稍稍放松了一直紧绷的神经。在过去的四天时间里,他和另外12位师生承担了学校安置点千余灾民的食宿。
武海彬是余姚五职高的校办主任兼团委书记,6日那天刚好轮到他在校值班。台风大作,余姚大片城区变成了泽国,余姚五职高成了临时避灾点。7日晚上,近500名受灾群众涌进学校。照顾这批人的吃喝顿时成了最大的问题。而当时,在校人员只有武海彬、两位女教师以及10名提前返校的体育特长生。
洪水不断上涨,家园被淹,灾民露出了恐惧、焦躁的情绪,伴随而来的是缺水断粮。武海彬没有慌张,他和其他师生们一起,把仅有的70多瓶水、一些面包,分发给孩子、老人以及一天没吃东西的灾民。
8日一早,武海彬将灾民分别安置到各个教室,每个教室确定几名负责人,负责管理本教室灾民以及物资领取。
雨下个不停,到了8日晚上,余姚五职高避灾点的灾民增加到了1100人。
灾民人数多,地方狭小,卫生状况令人担忧。武海彬动员了一批灾民,用水桶装满积水,轮番冲洗厕所,并将垃圾集中在固定区域。
“1000多人的避灾点,地面上没有垃圾,厕所卫生整洁,这很不容易啊!”武海彬自豪地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