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比较冲动,控制欲较强,做事容易鲁莽,不计后果,说出过激的语言或做出过激的行为。而有的学生则对社交活动比较排斥,甚至逃避,在学习生活上喜欢依赖别人。比如做作业要老师同学催,换洗衣服要带回家让父母洗等。
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相比,我市在校大学生在个性活跃和处事态度上分数偏低。“总的来说,我市在校大学生与人交往中不够主动,做事更容易满足,更注重目的性,功利性比较强。”周东升说。
有交往障碍的多是大一大四学生
记者了解到,这些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多数是大一和大四学生。“大一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和人际环境,个性偏内向的学生容易在社交上产生迷茫。大四学生面临毕业,毕业考试、就业的激烈竞争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情绪,容易使他们在社交上表现为冲动或逃避。”周东升说。
调查中,医生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人际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技巧,这也是心理受挫,产生适应不良的重要因素。“这一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来说,都是从小娇生惯养,生活条件优越,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的现状。”
□记者 叶海英 通讯员 曾蔚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