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著名作家丁立梅来到宁波市东恩中学,为该校学生作题为《文字温暖人生》的演讲。丁立梅近百篇文章被设计为中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题,不过,她向记者坦言,她也曾试着做这些阅读题,但是也有很多不会做,如果按100分来打分,“我只能得五六十分”。
那些阅读题让丁立梅也犯晕
丁立梅擅长写散文,是《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畅销杂志的签约作家。其短篇小说《如果蚕豆会说话》入选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入选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通用《语文》教材;《花盆里的风信子》入选新加坡中学课本。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丁立梅还有近百篇文章被设计成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阅读题《寂静钱钟书》的作者答题仅得1分。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的作者林天宏也犯了晕:选择题只答对了一半,第15题开放性的简答题则无从下手。
有近百篇文章被选为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的丁立梅,也有这样的困惑。丁立梅说,我也曾试着做用我的文章设计的阅读题,但是有很多自己不会做,“如果按100分来打分,我只能得五六十分”。
“我觉得很抱歉,阅读不应成为负担”
丁立梅认为,语文试卷里的阅读理解题应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而答案也不应该只有唯一标准答案,“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境界和理解。”
丁立梅告诉记者,曾经有个南京学生写信告诉她,说一个学期做了30多篇由她文章设计的阅读题。“我觉得很抱歉,阅读不应成为负担,而应和欣赏音乐一样,喜欢就去读。”
谈及写作,丁立梅告诉学生们,她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不过生活经历要形成文字,不仅需要自己用心观察,而且要用心思考,这样就会发现事件另外的意义,才能让文字充满温度。
□记者 成良田 通讯员 李珍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