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
深夜组建的皮划艇救援队
抗灾期间,东南商报的采编QQ群也成为报社的“三防指挥中心”。同事张昊从7日起,就几乎24小时在市三防指挥部蹲点。昨天晚上8点多,他在QQ群里说了这么一句:“余姚市长说,缺橡皮艇。需要大量的橡皮艇。”
5分钟后,同事黄银凤在群里说:“我认识海岸线皮划艇俱乐部负责人,已联系上,他们愿意提供一批皮划艇,还有专业划皮艇人员,明天一早可以送过去。”
值班老总马上在群里布置,组建东南商报皮划艇志愿者救援队,发出倡议,招募更多的志愿者和物资。
网络部随即编发了长微博,同时把黄银凤的手机号码也公布在上面。这个信息在网络得到了网友火热转发,一小时就转了200多次。晚上11点至第二天凌晨2点,黄银凤接了200多个电话,有求救的也有要求参加志愿者的。
10日上午9点,跑商业线的孙美星联系了一批物资———新美心公司愿意提供4000份新鲜出炉的面包。9点20分,8名队友调配到齐,8艘双人皮划艇及其他救生器械到位。出发!我是头一次见证这样的速度,从起意、招募、组建都在深夜完成。
下午1点30分,新美心用大卡车将面包运到余姚黄山公园,救援队队员用皮划艇送至余姚中学被困的500多名学生手中。
下午2点,队员“动力风筝”(网名)接到老婆的电话,被老婆数落了一通,原来当天是他老婆生日,而他迫于情况紧急出门前没“请假”。
晚上8点,队员们戴着头灯摸黑进入花园新村。水已淹至脖颈处,皮划艇进入居民家中时,必须趴在船上才能进门。队员们挨家挨户分发牛奶、面包、八宝粥、饼干、矿泉水、手电筒、方便面、香肠等物资。
记者 卢科霞
10月10日
“谁会记得那些事”
今天,市区大部分地方的积水基本消退。原以为今天不用再蹚水采访的。去年“海葵”来袭,我曾去黄鹂新村采访,在1米深、污浊的积水中光着两条腿泡了近3个小时,回来后皮肤阵阵发痒,至今心有余悸。
不过,既然任务来了,能做的就是背上包,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发。身为一个“女汉子”,这点困难,是不会放在眼里的。这次采访的是江东白鹤派出所黄鹂社区民警谢才林,从10月6日开始一直到今天,他一直在水里泡着,为居民开通了“水上巴士”,跑得两条腿上的皮肤都已经发炎溃烂了。
原以为他会记得救援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困顿,但他却说“谁会记得那些事”,反倒跟我讲了一件他觉得很“奇葩”的事:头天晚上,他的同事救了一名跌倒在水里的小伙子,救起来才发现,小伙子有点喝高了。被救起的小伙子还挺厉害,“游着泳”进了派出所小院。
谢才林说,他送完居民,拖着皮划艇蹚水回到派出所。所里黑咕隆咚的,他刚踏上办案大厅的楼梯,就看到有人迎上来,紧紧握住他的手,拼命摇。“我还以为是领导来慰问呢。”谢才林说,当时还真把他给惊到了,后来听同事说起这个小伙子,感觉“很欢乐”。采访时,谢才林双眼通红,布满了长时间熬夜后的血丝。他已经在所里睡了4天了,用来休息的就是一张单人沙发。记者 石承承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