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宁波传奇飞行员周训典的尘封往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10月22日 07:48   【 】 【打印
0

见证日本投降

在旁听席上目睹受降仪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形式,正式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为了迅速办理日军受降事宜,中国政府分别在15个战区举行日军受降仪式。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南京的受降仪式庄重严肃。出席南京受降仪式的首席代表是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

何应钦到南京主持受降仪式时,乘坐的是C-47型运输机。当时共有8架P-51型驱逐机担任僚机,掩护何应钦乘坐的长机飞往南京。周训典就是这8名僚机飞行员中的一个。

周训典等8名僚机飞行员,在空军第五大队副大队长项世端的带领下,把何应钦安全护送到南京后,被允许在旁听席上参加南京的受降仪式。

参加受降仪式那天,周训典曾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南京中国空军黄埔军校礼堂内四周围着白绸子,挂着联合国52个国家的国旗,气氛庄严肃穆,礼堂里外戒备森严,人人面容庄重。礼堂中央设受降席,受降席对面有一张小长桌,为日本投降代表席,左侧是中国高级将领和中国记者席,右侧为盟国军官和外国记者席。参加仪式的军政高级官员和各界人士共1000余人。仪式开始前,中国受降主官、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和由他率领的4名高级受降官员首先进入会场,在受降席上就坐;接着,再由日本投降主官、侵华日军最高司令官陆军大将冈村宁次入场,并坐在投降席上。仪式开始后,中日双方交换了证明文件,冈村宁次分别在两份投降书上签字,并呈交给中方首席代表何应钦。当日本投降代表退出礼堂后,何应钦即席发表广播讲话。仪式结束,前后仅20分钟。

周训典参加南京受降仪式,获得了两份纪念品:一面日本国旗、一把日军指挥刀。日本国旗是用白绸子做的,太阳图案的四周写满了日本战犯的名字和“武运长久”之类的话。指挥刀很长,就是我们在影视上看到过的日本军官挂在腰间、刀鞘的尖端能碰到小腿的那种军刀。

1946年,周训典回家省亲时,把这两件纪念品交给了他父亲。他父亲不仅把旗和刀挂在客堂里,而且请人照了相。他认为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品,是二儿子周训典的荣耀,也是全家人的荣耀。后来,这两件纪念品不知下落。如今,周训典的父母和与周训典同辈且年龄相仿的人,大多已经过世,已难以查询找到。

周训典飞行在外,却心系家乡亲人。1948年的一天上午,宁波上空突然响起了隆隆的飞机声。不一会儿,飞机降低高度,绕着天封塔盘旋起来,吸引了许多行人观望。突然,飞机在空中投了一筐东西,上面还挂着降落伞。降落伞飘飘荡荡落到了大沙泥街的天封塔附近。大家这才发现,原来是一筐橘子,里面还有一封信,是写给周训典的父亲的。家里人打开信才知道,原来周训典驾机经过宁波上空,因不能来看望父母,就买了一筐橘子,空投给家人吃。空投橘子这一天,周训典的大嫂在医院里平安生下了一个孩子,周训典的父亲就给这个刚刚出生的孙子取名“如橘”。

投身飞行教学

周家后人想为他建一个纪念馆

抗战结束后,周训典对当时的现状极为不满。他厌烦内战,和另外两个好友从国民党空军运输第一大队逃到上海隐居。1949年1月,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他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商行。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他不安的心才安定下来。1949年8月,周训典和同伴看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并不像过去国民党政府宣传的那样,他决心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来他被介绍到华东航空处空军学习大队学习。

1951年,被调任兰州西北航空处任专机组机长。此后的3年中,他作为空军飞行教官,为新中国开辟西北航线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4年7月,他升任西北空军司令部飞行中队中队长。由于他的家安在天津,1957年他来到天津民航高级航校工作,重操飞行教官的老本行。上世纪60年代中期,周训典奉命调任四川广汉中国民航高级航空学院,任飞行教研室副主任。

“文革”期间,他受到迫害,1970年含冤而死,终年49岁。他的遗体被埋在航空学校的飞机跑道边上,连棺材也没有,一层薄土覆盖。

家人一无所知,一直在天津苦苦等待周训典回家。次年,钱承评在等待中去世。儿女把妈妈火化后,一直没有把骨灰落土,而是寄放起来。欧馨志说:“妈妈是睁着眼去的,她没有等到爸爸,不甘心。”

十年浩劫结束后,知情人告知真相,儿子女儿才找到周训典遗骸,进行火化。1978年,周维平把爸爸妈妈的骨灰带回了家乡宁波,安葬在五乡宝幢。1986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民航高级航校为周训典平反。

欧馨志说:“35年了,墓穴很破旧。我们想重新给爸爸妈妈修修墓,建个纪念馆。”

在湖南芷江机场东边,有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全面反映陈纳德及其所率领的飞虎队援华抗战的专题性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建于2005年,占地1460平方米,外形是一座两架飞机造型的环形建筑,里面有专门的内容与物品展示来介绍周训典。

之前,周训典这位宁波籍的抗日英雄几乎被埋没,他的故居也早已变成了高楼大厦。周维平等周训典的后人一直在查访父亲的生前踪迹,挖掘出了大量的史料,并捐献给了宁波档案馆和飞虎队纪念馆。对他们来说,这才是对父亲最好的缅怀。

周训典绝不是无名英雄。2010年,曾传出吴宇森重回好莱坞筹拍战争大片《飞虎群英》,周维平希望编剧能够将周训典作为主人公的原型。周维平和欧馨志多年来收集了大量有关飞虎队的资料,都提供给了制片方,作为剧本参考资料。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