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创作团队开始了自己的原创。
“荠菜炒年糕,越吃越馋痨;出力勿讨好,黄胖舂年糕……”第一首歌曲《慈溪老话》出炉后,在网上受到了大家的热捧。不仅慈溪人说歌曲勾起了自己的回忆,外地人也说音乐好听,虽然听不懂方言,但仍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情结。
“最初,我们创作的歌曲以慈溪老话、童谣、顺口溜、歇后语等具有慈溪本土特色的素材为主,结合本身理解,再用时尚的音乐元素进行表现。”高东说,之后,创作团队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创作了《外婆谣》、《金黄道地》、《三月情》等10多首原创歌曲,其中《外婆谣》还获得了2011浙江本土十大原创音乐最佳地方音乐奖。
期待参与的人更多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到、传播本土音乐,也让本土音乐原滋原味,创作团队不仅歌词、作曲都进行原创,还拍摄了MV,希望用更贴近的方式来传播。
“刚开始,大家都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后来认识到这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的方式,就有了一种责任感,想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今年,创作团队还要创作几首歌曲,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拿作词来说,要求歌词押韵、朗朗上口,还要顾及方言的准确性。歌曲还要追求多变的风格,又要考虑歌手的独特性。”
目前,创作团队建立了一个“浙江慈溪本土文化传播基地”网站,已积累了1300多万的点击量,每首歌曲后面都有网友的留言,多为肯定和赞赏。“网络这个平台可以让世界各地的朋友都看到我们的作品。”
创作、拍摄MV、传播,都是需要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的,“我们团队骨干有10多人,平时都是大家自掏腰包,比如拍一首MV,就要上万元。几年下来,虽然没统计过具体花了多少,但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团队。”高东说,大家凭着对音乐的热爱、想传播本土音乐和本土文化的决心来共同做好这件事。
不过,高东坦言现在也遇到了瓶颈,“缺乏平台、专业人才和资金保障是目前最大的障碍。”
□记者 胡菲 通讯员 钟湖萍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