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正文

服务中创出一片新天地——宁职院践行群众路线纪实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11月22日 06:57   【 】 【打印
0

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以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为己任

在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人才的同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还根据企业对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需求,鼓励教师们直接服务企业,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

宁波甬华树脂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石油树脂加工的企业。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实力的技术研发人员,企业产品过于单一,附加值较低,导致公司一度濒临破产。了解这一情况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孙向东博士带领教师,组织了课题攻关小组,与企业合作开发产品。经过一年的技术攻关,“道路标线涂料专用C5石油树脂”研发成功,打破了外国企业对该项技术的长期垄断。公司也实现了从濒临破产到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大逆转。就在不久前,孙向东博士主持实施研发的浙江恒河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7万吨/年碳五碳九综合利用技改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信部联合组织实施的“2013年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项目。该项目生产的自主核心技术将有效缓解高端产品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

这样的案例在宁职院还有很多。范进祯教授领衔的机械研究所,与企业合作开发了爬缆机器人,替代人工高空检测作业,每年可节约检测成本200万元;熊瑞斌博士工作室承接“汽车排气系统隔热罩的振动特性研究”、“汽车内门拉手的CAE分析及优化设计”等项目,帮助委托单位先后获得美国通用汽车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六年订单,分别创造每年2500万元和2000万元的产值;学院与企业共建“胡耀华工作室”、“张贤彪工作室”、“王海波工作室”,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

自2007年起,宁职院在全院开展“种技术”活动,就是把教师的科研技术成果放到企业进行“耕种”,让技术成果在企业落地生根。据统计,近三年来,学院已陆续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近百个。通过为企业服务,在为企业解决难题的同时,也让教师拥有了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坚持融入区域发展,与地方建设同呼吸共命运

以社会需求主导教学改革,按企业需求培养学生,教师投身企业转型升级。建校13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早已深深融入了区域发展。

北仑人亲切地称呼宁职院是“我们的北大”。因为,宁职院不仅为当地企业培养提供人才,而且校园里还落户了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园区内已入驻149家企业,成为区域IT服务外包、创意动漫及工业设计企业的集聚地。同时,北仑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北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基地、北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宁波服务外包学院等也相继落户园区和北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基地,为建成一流的IT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信息与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工业创意设计基地、物流信息化基地及学生创业基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已名副其实成为区域的科技高地、人才高地。

据统计,宁职院通过数字科技园建立了化工、电子、工业设计等7家公共技术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与北仑区科技局共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区校合作开展技术交易及咨询、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软件与信息技术、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据统计,2012年,共为区域企业完成各种项目申报661项,调研企业630多家,开展技术服务120多次,举办各类科技合作活动34次,技术合作成交额2103万元,帮助企业申请各项专利1300件,获得授权专利1000件,注册各类商标300件以上。

依托商务部在学院设立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宁职院已为95个国家培训教育及港口管理官员600多人,学员遍布五大洲,把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发展经验、成功做法向国际推介,为本地企业走出国门搭建桥梁,培养海外本土人才。

宁职院还积极发挥高校文化传承作用,融入港城文化。2011年,宁波市、北仑区共同投资2.6亿元与学院共建“北仑-宁职图书馆”,落成后将向高校师生和区域内70万常住人口同步开放。

2012年7月9日,宁职院与北仑区人民政府再次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的协议,掀开了全方位合作的新篇章。按协议,在科技创新领域,双方将建立宁波模具技术应用中心、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等平台,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双方将共建高层次科技人才工作驿站;同时,双方还将共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签约仪式上,北仑区区长华伟说:宁职院开放办学,在区域服务中体现自身价值,从而也促进自我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为北仑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有效贡献。

坚持走群众路线,使宁职院近年来呈跨越式发展势头———

2006年,入选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

2007年,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每年为全国职业院校培训教师2000多人;

2009年,“搭建教学育人就业开放平台”办学成果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填补了宁波市高等教育历史上的空白;

2011年,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

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荣誉代表过去。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坚定了我们为民办学的信念。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寻找差距,探索新的发展思路,践行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着力满足师生期盼和企业需求,办一所真正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院校。”苏志刚说。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