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扭转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局面
问:通过三年行动计划,我市防洪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今后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答:“治水强基”重大项目三年行动计划,是一项事关我市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和谐发展的“民生工程”和科学发展的“保障工程”,对今后我市防洪减灾、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路和任务作了科学谋划和部署,既是着眼于当前防洪减灾的新形势,也是为了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
这次“治水强基”三年行动计划总体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按照“三年见效、六年达标”的要求,力争通过三年到六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市防洪减灾基础设施明显滞后的局面。
具体地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城市防洪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设防标准。即宁波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保证百年一遇洪水不会漫过江堤;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做到24小时20年一遇强降水24小时排出;县级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中心镇防洪能力力争达到20年一遇标准;鄞奉、鄞西和姚江—甬江北部等主要平原以及低洼易涝地区的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
另外,“三江”干流和中小河流重点河段基本完成治理,堤防按规划封闭;骨干排涝河道整治全面实施,建设沿江强排泵站,流域和主要平原的主干排涝体系初步形成;水库、山塘、海塘、水闸等水利工程防护能力达到国家标准;山洪与地质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得到进一步加强,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综合防灾能力明显提高。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