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关备案更利于保护自身权益
贝发集团2009年在海关总署进行知识产权备案登记,是宁波较早进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的企业之一,截至目前,贝发集团已备案登记专利权27个,商标专用权24个。统计显示,自备案以来,海关已查获涉嫌侵害贝发知识产权的案件达到11起,查获涉嫌侵权货物746.4万件,价值284.8万元。
“目前,贝发品牌在国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帮助我们有效遏制了仿冒产品的出口违法行为,对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开发国际市场意义重大。”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顾问周杰告诉记者,相对于通过自身发现情况向海关部门举报查验相比,海关部门根据备案情况主动介入调查,效果更好。
今年以来,宁波海关查处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绝大多数为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据统计,今年1至11月,宁波海关共查获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93起,涉嫌侵权货物1294万件,确权价值约0.62亿元。“相对来说,侵犯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更容易辨别,相关企业实行这类违法行为相对简便。”海关查验关员表示。
外贸加工企业接贴牌生产订单要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关发现的侵害贝发集团知识产权的案件中,涉案企业均称对涉案商标为贝发集团所有并不知情,只是按照国外客户的要求进行贴牌生产。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也反映出,目前国内从事外贸加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问题。
对此,海关提醒,企业在接单尤其是接受贴牌生产要求时,一定慎重对待贸易行为,应事先让对方提供具有相应知识产权的资质证明,并进行审查(可以进入海关总署网上知识产权备案系统进行查询);在不确定是否侵权的情况下,也可以向当地海关部门进行咨询,以防产品在进出口环节出现问题。
侵权会影响外贸企业的后续经营
根据《海关法》以及《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对被认定侵权的货物,海关将作出没收侵权货物并处货物价值30%以下的行政处罚;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对于进出口侵权货物的企业及代理报关进出口侵权货物的报关行,海关将降低其信用等级;这些企业将无法享受海关的通关便利措施;海关还将对其进出口行为加大监管力度……会对外贸企业的后续经营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海关同时提醒,企业如果认为侵权行为并不存在,可向海关部门提供相关证明,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与权利人的争议。如果侵权行为确实存在,也可尝试与权利人沟通,或可取得对方授权或谅解。侵权企业与海关及商标权利人沟通得越及时,自身的损失才会越小。
记者 殷浩 通讯员 童天骄 吴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