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收藏。
“紫气东来”石匾额。
戴文土的“心头好”———天外陨石。
在梁祝大道上,距离梁祝公园大约4公里处,有一个地方名叫“耕泽院”。光听这个名字,就觉得古朴诗意,仿佛回到了从前“载芟载柞,其耕泽泽”的农耕时代。
“耕泽院”的主人戴文土说,这个名字是已故的宁波文化学者周时奋先生取的,意为“耕作为本,泽被湖山”,以2000年的农耕文化,惠泽现代人类社会。
“耕泽院”内有个石刻博物馆,收藏了7500多件宋朝到民国时期的石雕真品,其中不乏农耕石刻。这些石刻,无不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当然也凝聚了收藏者戴文土27年的心血。
记者 陈也喆 文记者 王鹏 实习生 章励 摄
1、闲云野鹤
51岁的戴文土是做文具生意起家的,天天与文房四宝打交道。他向往闲云野鹤的人生,空暇时,沿河垂钓,烹茶煮酒,日子过得自由自在。
1987年,宁波和周边农村兴起了旧城旧村改造的热潮,拆除石板路,浇筑水泥路;拆掉老房子,建起商品房。那时,很多石制品被遗弃,比如过去的石磨、石捣臼、石花窗、石水井、石柱础等,戴文土看着觉得十分可惜。有一次,在鄞江乡下,他出门闲逛,看到一个丢弃在路旁的小石狮子,歪着脖子,憨态可掬,虽然年代久远,有些风化,却依然精美古拙,让他心生喜爱。戴文土把石狮子抱回了家。
从那以后,他对“石头”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戴文土常去拆迁的地方寻觅“宝贝”,他戴着眼镜,西装革履,却蹲在尘土飞扬的废墟里挑挑拣拣,这样的强烈反差,常被路人笑话。
1996年,在宁波中山西路一带,一片老街巷面临拆迁,住户们已经搬走,推土机还没到来,戴文土欣喜若狂,借了一辆2吨的小卡车,来来回回装了几十次,共拉回家1000多件“宝贝”,这是他收获最大的一次。
戴文土挑的东西,是文保工作者挑拣过一遍,“破烂王”们不要的。
很快,他的这一喜好在圈子里出了名,经常会有人主动找上他,哪里的工厂废弃了,哪里疏浚河道发现一些石头,哪里的旧货市场迁址了,总会有人想起他。几年囤积下来,东西越来越多,家里根本摆放不下。
1995年,戴文土在高桥镇周家浦租用了一片80亩的田地,那是以前烧砖瓦、挖泥土留下的瓦砂田,当时的价格很低。这就是后来的“耕泽院”。戴文土把收藏的石头堆放在院内,石雕垂柳,碧水绿树,浑然天成,仿佛那些石头原本就属于这个地方。
耕泽院往里走,沿河有一片供人烧烤的休闲区。石桌子上放着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走近一看,是一块黑色不规则形状的石头,一面像寿星,另一面像弥勒佛,这可是戴文土的“心头好”。那是1997年,他在一对夫妻家里看到了这块石头,这石头是他们从路边捡到的,放在家里镇宅。戴文土发现,石头表面凹凸不平,摸起来很光滑,有烧焦痕迹。虽然只有约30厘米长,20厘米宽,却要两个成年男人才抱得动,堪称神奇。戴文土凭着直觉,当下就以600元买下来。后来,经地矿工程师对其成分勘测,证实这是一块天外陨石,价值不菲。陨石与石桌、石凳、山水林草相映成趣,成为了一道自然景观。
2、寻石路上
寻觅和收购石头,常会遇到挫折与障碍,但戴文土从未想到过放弃。原来根本不懂石雕艺术的他,没有现成的老师,就去余姚大隐,那里自古以精细的石雕业著称。戴文土在大隐观摩石匠师傅雕刻石头的手法,构图、打胚、粗雕、细雕、修补、磨光等一道道程序,他恨不得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生怕错过哪个重要环节。
戴文土还到各个石材市场观察石材的种类;到梅园石开采山塘,分析石材的纹路;到石雕之乡浙江温岭、湖南浏阳、福建泉州、福建惠安、河北曲阳、山东嘉祥等地,住工棚,吃馒头,为的就是观摩石雕老艺人的创作技法,学习分析石材的形状和构成。
戴文土还先后到上海、北京等地的书店,购买了上百本有关古建筑结构和构件方面的书,钻研石雕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一年四季,戴文土奔走于田野、村庄、古玩市场、书店、博物馆,乐此不疲。
1996年的春天,戴文土和几个石雕收藏爱好者跋涉在鄞江的一个偏僻山村里。一路上,大家累得说不出话。眼看着日落西山,但距离目的地还有十多公里的路程。同行的人萌生退意,戴文土劝慰他们:“正是偏僻和荒凉为我们保存了这些民间的瑰宝,也就是说,我们要前往的,必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就这样,戴文土从一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蜕变成皮肤黝黑的壮实汉子;从原本散漫闲适的一个人,到现在对待雕刻精美的石窗,会小心翼翼地用毯子和草绳包起来,细心呵护;他从对石雕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鄞州区文保工作先进个人”……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他挚爱的石头。
在戴文土眼里,汉代的陵墓石雕,唐代的宫殿石雕,宋代的居家石雕,明清的建筑石雕,都各有千秋。他说,石头铭刻的文字和符号,虽然寂静无声,却更接近真实的表达,石头凿刻出来的线条和图纹,有一种动人的韵律与节奏。戴文土坚信,有灵性的石头,能赋予他一种自然生命力。
3、承载历史
令人惊讶的是,耕泽院内还有三个鄞州区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紫气东来”石匾额、“万井桥”、“忻江明故居”。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曾各有其所,如今,都完好无损地保存在他的石刻博物馆内。
“紫气东来”这块门楼石匾额,是戴文土在鄞州甲村拆迁时收购来的。这块石匾额如今摆放在博物馆内的居家石刻展厅门口,还未跨进门,只觉得气势磅礴,让人敛气止步。上款“丁丑初夏”,落款“叔孺赵时棢”。这是近代书法家赵叔孺的墨迹。
“紫气东来”这四个字还有一段典故。公元前516年,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老子决定辞官西行。他在经过函谷关时,把守的关令尹喜是个善观天象的人,他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认为必有圣人来到,于是赶紧迎接。只见一位老人骑着青牛徐徐而至,这位老人就是老子。后来,用“紫气东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万井桥原来是鄞州下应街道潘火村的一座古桥,潘火村拆迁时,戴文土找人把它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耕泽院内。
而2010年,鄞州区拆迁老屋,下应街道江陆村的“忻江明故居”也面临拆迁,在区文广局、文管会的指导下,戴文土又把这个鄞州区的文物保护单位,移地重建到了自己的博物馆内。
戴文土说,石刻与建筑是一对矛盾体,它们一方面是“合二为一”的,另一方面又是“一分为二”的,把石刻从建筑中剥离出来,石刻艺术便产生了。如果说零散地收藏石刻,是“一分为二”,那么,把石刻存放到传统的老房子里就是“合二为一”了。
为了与耕泽院和石刻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戴文土陆续收购了一些即将拆除的老房子,把它们移地重建到了院子里,作为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有平屋、楼房,有长埭屋(数间相连的平屋)、四合院、卷篷走廊等宁波传统民居。
那么,故居和老房子是怎样被完整地移到博物馆的呢?
“移地重建就像小时候玩的搭积木。”戴文土笑称,由于老房子基本都是木榫铆构造,结构严谨,先把木结构分类编号,再把瓦片卸下来,将瓦片和木结构搬运到耕泽院内,清洗,修补,再用药水消毒,防止再次虫蛀,再晾干,根据编号重新搭建。
如今,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6座明清结构的古建筑屋架已完工,仿古长廊正在搭建,石刻博物馆将于明年年初竣工开馆。
这些饱经风霜的石头,镌刻了历史长河中,前辈们的辛劳和才智,同时也是戴文土27年岁月的心血与积淀。那些散落在尘埃里的故事,石头沉默不语,自成千古历史。
链接
石刻博物馆主要分为7个展厅。
第一展厅里展示的是小件精品石刻,是那些可以摆设在桌几上的小型石雕艺术品。
第二展厅里的是吉祥石刻。石雕作品中往往有一些吉祥图案,如松柏寿石、松鹤寿星、岁寒三友、祥云瑞霭,还有象征福、禄、寿的蝙蝠、梅花鹿、寿桃等图案。
第三展厅里的是农耕石刻。戴文土收藏的石磨、石捣臼等500个农耕石刻就储放在这个展馆。
第四展厅里的是居家石刻。这些居家石刻,不少是从明清时期的建筑中拆下来的。
第五展厅里的是石狮文化。石雕狮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之一,宫殿、府第、陵寝,甚至一般市民住宅,都用石狮子守门。戴文土收藏的石狮子有700多个,有一对明朝的石狮子,现在已经有150万的市价。
第六展厅是桥梁石刻。
第七展厅是墓道石刻。戴文土收藏的石碑,从明朝到民国有几十块,这些石碑长久地经历着风雨侵蚀,表面的字迹有些已经模糊不清,还有待专家学者去挖掘与考证。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