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客厅被隔成好几间,百余平方米的房子住着数十人……群租给房客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也给社区管理带来了挑战。随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以及房租连年攀涨,在不少城乡接合部,群租乱象已成为“顽疾”,屡禁不止。
近日,北仑新碶街道高塘社区推行的拆迁小区“群租公约”,引来社会关注。为保障居民的居住品质,高塘社区、大同新村小区和物业公司一起试行“群租公约”,规定群租房人均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即90平方米的房子只允许容纳6人居住,引来居民和不少网友的赞誉。
高塘社区是北仑当地一个典型农村社区,而大同新村则是北仑首个整体拆迁重建的农房两改小区。记者了解到,大同新村有26幢楼、918套房子,其中782套为安置房,其余136套则上市销售。目前,居住在小区的,除了700名本地居民和100余名购房“新北仑人”之外,还有1700人,多为外来务工的群租客。
今年初,新小区交付后,不少村民变居民,手头也有了空置的房子,便寻思着租出去。“大同新村这个项目,让1000多名村民实现就地城市化,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民自然对生活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塘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雪波介绍,年初小区交付前,社区、物业一期便征求居民意见,提前介入管理。经过反复协商,大家一致通过“群租公约”作为群租管理模式。
大同新村的业主林女士在小区有两套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她告诉记者:“大家都想租金高一点多挣些钱,虽然‘群租公约’对村民出租房屋作出了限制,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序的管理对于小区的环境改善是有利的。”记者了解到,林女士的房子是90平方米,租客是来自安徽阜阳的小伙子李林。记者参观其住处后发现,李林将房间隔成了4间,一共住了6个人,都是老乡,室内空间虽小,倒也显得温馨。李林说:“虽然我们是外来客,但也渴望更好的居住环境,大同新村的小区环境不错,大家住在一起其乐融融,房租也不贵。”
在“群租公约”设立之初,也有部分居民对出租房疏于管理。为此,居民自发成立的“维护组”监督排查违背“公约”的群租客。今年3月,林先生把一套房子出租给河南小伙子小刘。小刘为节约成本,擅自将69平方米的房子多隔了一间,被“维护组”发现了。得到消息后,物业公司前来劝导,小刘则按照“公约”进行了规范调整。
有关专家表示,因违法成本小、市场需求大,群租乱象一直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大同新村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群租秩序。“除了制度约束,更多的是要建立软性的管理方式,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