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开通及延伸沟通浙东运河,形成了京杭甬大运河,镇海开始了因运河繁盛的时代。南宋定都临安,浙东运河航运条件和繁荣程度达到极致,成为当时大运河最繁忙、最重要的河道。据《嘉泰会稽志》载,当时,浙东运河在萧山至上虞段可通航二百石吨位船只,而山阴至姚江段可通航五百石船只。宋代运河姚江甬江段航道历经多次疏浚,建有多座堰埭和通航碶闸。
大运河沟通了杭州湾南岸浙东地区的内河交通,拓展了宁波港的腹地,宁绍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与京杭运河一脉相承。明代张岱《夜航船》记述了自镇海至杭州浙东运河沿线夜间客运状况。
姚江大闸建造后,浙东运河的部分河道停航。后来,随着公路、铁路、轮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出现,大运河的航运功能渐趋弱化。
2013年12月底,京杭甬大运河全线开通复航,原本“安静”的京杭甬大运河浙东运河段重新通行货船。
大运河南端航道:甬江航道段
甬江,又称“大浃江”,自宁波三江口至原镇海甬江口(即招宝山与金鸡山连线),经招宝山南麓流入东海,全长22公里。清史大成说:“崩涛激湍,雷轰电转,所谓‘大浃江’是也。”甬江航道段是大运河南端最初一段主航道,流向东北,深度良好,河床稳定,河道弯曲,潮汐明显,可通3000吨级海轮,姚江大闸建设前平均江宽408米,平均水深6.72米,梅墟岙甏港的转弯处最大曲度半径为470米。
甬江属于感潮河流,受潮汐影响颇大,因而历代为确保浙东运河甬江航道段航运安全,在甬江两岸不断修建江塘以抵御潮水,加以人工护卫。在天然河流甬江航道上,驳岸加固,人工与天工在这里得以完美结合。据《镇海县志》记载,甬江航道北岸从姚江桃花渡至镇海县界,曾修建陈家洋土塘。明代成化五年(1469年)改土塘为石塘。镇海招宝山至涨鑑碶段,称“前江塘”,明成化年间修建镇海城南薰门外至武宁门段江塘,嘉靖十年(1531年)由南薰门延伸至镇远门外江塘169丈,即东河塘前身。乾隆五年江塘全线外加石排桩加固,又于石塘尽处新筑至招宝山麓东门浦口的江塘165丈,即今东门外直街。乾隆12年,因风潮侵袭塘石溃烂,遂以龙骨厚石替之,两面凿漕,外加幔板,内嵌沙石削水,塘面石路宽7尺。1949年7月古塘因台风被涌潮吞噬,城内咸潮倒灌,水深没膝。1957年利用旧城条石,砌筑塘身,泥塘改为石塘。南岸甬江江塘从金鸡山至梅墟筑有断续的土塘,清代乾隆年间将险要地段改建为石塘。目前,甬江两岸的标准堤防已经基本形成。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