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1981年拍的江厦桥浮桥
“十姐妹”的发型不约而同有原因
照片中的“十姐妹”(图②),一字排开,二十出头的年纪,笑靥如花。尽管是黑白照片,但依然可以辨识出,当时的服装已经跳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单一,色彩也丰富了起来。只是十姐妹的发型,却是出奇的一致。
那是1983年的春节,当时,余德富应同事之邀,去给他们拍全家福。这一天,同事小姨子的一帮小姐妹正好在她家做客,于是,站在老房子门口,余德富拍下了这张《十姐妹》。
余德富说,这些时髦姑娘都是在容光理发店烫的头发。那个年代能进“容光”做头发是一种时尚。
那时到“容光”理发都要排队。尤其是到了春节前夕,“容光”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很多老百姓为了能赶在春节前烫个头发,半夜就去排队。最夸张的一次,镇海的老百姓坐船来宁波,整一船几乎都是去“容光”做头发的。
那个年代,主要流行大波浪、三七式、翻翘式等发型。特别是电影《庐山恋》上映后,很多年轻姑娘走出“容光”时,都是顶着“张瑜头”的。
如今,那个曾经代表着一种潮流和时尚的容光理发店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余德富说,这张照片中的老房子还在,几乎没变样,“我一直希望有这么一天,能找回这十姐妹,依然站在同一个位置,再拍一张《十姐妹》。”
“我就是照片中的这个小男孩”
照片(图④)中的陆飞舸(左四)8岁,如今的陆飞舸43岁。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8年。一排孩子喊着口号,神气地从墙根走过。这堵墙,是江南典型的马头墙。墙上的标语,带有那个年代特有的印记。
尽管时隔35年,再看这张照片时,陆飞舸依然有几分激动:“照片里的都是我同学,我们彼此之间还有联系。”
1978年,陆飞舸还在五乡宝幢的永乐小学读书。放学后,10个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老街边走边喊口号,这是每天“例行的公事”。至于口号的内容,陆飞舸说:“具体已经不记得了,大概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之类的。”但是,他还清晰地记得,照片里的这幢老房子正是其中一个同学的家。
照片中的陆飞舸举着小拳头,小腰板儿挺得笔直。“那个年代,能上街喊口号的,可都是挑过的。班里40多个同学,就选中了我们10个。”说这话时,陆飞舸的脸上掠过一丝自豪,“我当时还是班里的学习积极分子。”
每天放学后,大约下午3点,这个10人宣传小组就会准时出发。而当年生活中极为寻常的这一幕,被余德富拍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来,余德富说,当时就是觉得这场面挺有意思的。
斗转星移,照片里的孩子们长大了,工作了,结婚了,再然后有了各自的孩子……而事情的发展也是极富戏剧性,多年以后,陆飞舸的父亲去老同学———余德富家做客,无意中看到了这张照片,惊讶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这不是我儿子吗?”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