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古今艺术家的“马上情怀”
“以马为题材的绘画在我国历史悠久,画马名家更是不胜枚举。”天一阁博物馆副研究员陈斐蓉分析,真正具备审美意义的画马历史从唐代开始,并且达到高峰。
比如,唐代曹霸和韩幹画马,曹瘦韩肥,各臻神妙。尤其韩幹的马,注重写生,体态安详,比例准确,创造了富有盛唐气息的画马新风格。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牧马图》册页和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照夜白图》卷中,都能窥见一斑。
宋代李公麟也是画马名手。他集各家之长,大胆创新,创造出以“白描”之法画马。他的马更清俊。李公麟也被誉为“百代宗师”,传世作品最著名的有《五马图》。
元代画马高手首推赵孟頫。他沿袭唐代画马之法,以勾线晕染,笔下的马既肥硕神俊又精工典雅。
值得一提的,还有清代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其画马,注重透视,强调体积感,达到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存世《百骏图》即为典型之作。
“以上这些画家的马都以宫廷马为模本,体硕肥健,俊逸流美。”陈斐蓉点评道,“把马赋予人格象征意义的不得不提宋代画家龚开。他专画瘦骨伶仃的马,他认为瘦马代表清官,肥马则代表贪官。”
据陈斐蓉透露,天一阁博物馆藏画中,以马为题材的画作有十余件,全是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且绝大部分是宁波当地画家所画,如赵叔孺、赵安炜、沙耆。此外,还有近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的立马等。这些作品中,赵叔孺画的马就占八件,数量可谓不少。
史话赵叔孺“一马黄金十笏”
赵叔孺(1874年~1945年),宁波人。出身显官家庭,幼喜书画,八岁就能画马,被称为神童。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隐居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
一日家宴中,赵叔孺当众挥马立就,得到在座的福建收藏大家林颖叔赏识,第二天就让媒人上门说亲,竟因马而成就一段好姻缘。
民国后,赵叔孺定居上海,有六七十位门生追随其后,其中不乏后来成大家的陈巨来、徐邦达、沙孟海、戈湘岚等。在近代上海,赵叔孺的马,吴湖帆的山水,冯超然的人物,吴待秋的花卉被称为“四家绝技”。他的马有“一马黄金十笏”(笏,hù音,古代大臣在朝堂上手持的长板,有玉、象牙或竹制成,可记事。也作量词,金银的计算单位。铸金银成笏形,一枚为一笏)之称,受到世人追捧。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