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北仑 正文

与地为伴 与菜为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2月14日 10:59   【 】 【打印
0

与地为伴 与菜为友

王国平向记者展示刚从宁波买来的种子。(记者姚颖超摄)

北仑新闻网记者姚颖超 通讯员龚艺群

“老王,有人来找你啦。”老王的妻子在家门口附近吆喝道,几次喊叫之后,“我在田里。”来自老王的回复随即传来。记者跟随老王的妻子来到田间,不到5分钟,一个正在采茼蒿菜的老人“跃入”眼中。老王向记者解释道,“这里种着茼蒿菜,那里前几天刚翻完地,打算过几天种蔬菜苗。”

老王的这块田并不大,也就半亩多地,但是几乎找不到一根杂草,显得井井有条。“现在年纪大了,就种了这么点地方,以前种的最多的时候有4亩多地呢。”自豪的表情爬上老王回忆的脸上。老王,全名王国平,大碶街道新和村村民,今年67岁。老王说,他这一辈子就在“与地为伴”,分田到户前是在生产队种,分田到户后就在自己的田地里种。“我就喜欢在田地里捣鼓,虽然累点,但自由。”这是老王最大的感受。

紧跟时代潮流,什么赚钱种什么

“分田到户那年,我就种水稻。”王国平回忆。1984年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王国平分到3亩半承包土地,加上3分自留地,他的可种地就有3亩8分。那时候大家都种水稻,王国平也就跟着种。虽然安稳地种着水稻,王国平的心却很“活”。“那时候啊,我经常看报纸、听广播,还经常和村里管技术的人讨论种什么能够赚钱。从中央到地方都鼓励我们农民提高经济效益,这不,种了两年水稻后我就改种蔬菜了,这算是紧跟时代潮流不?”王国平笑言。他告诉记者,那时候站在田边一眼望去尽是水稻,其实水稻的经济效益并不好,他就动脑筋改种蔬菜。

但是,第一年种的蔬菜卖不掉,这可急坏了王国平。“幸亏那年卖不掉的蔬菜由政府统一收购了,这不仅让我当年的损失减少了,也坚定了我继续种蔬菜的心。”王国平说。而这一种,就是30多年。虽然一如既往种蔬菜,但王国平的脑筋却一直转着。

约十年前,王国平觉得,自己年纪也渐渐大了,考虑着是不是有既能种蔬菜又能少干点体力活且经济效益更好的方法。“少种蔬菜、多种秧苗。”这是王国平思虑后的决定。于是,王国平便开始走种秧苗之路,从一开始不到十个品种,如今已有二十多个品种秧苗。种秧苗的技艺是传承父辈的,到了现在有了自己的一套经验:种子好坏很重要,下种子季节最关键。

王国平有一本收入手册,泛黄的纸张似乎在诉说着历史,这记录着1984年分田到户后王国平每年每月的收入情况。“你看这是最初几年的,这一年的洪水造成很大损失。这一年效益好了……”王国平向记者细细介绍着。

卖蔬菜足迹遍布鄞州、镇海等周边地方,卖秧苗有了好口碑

走进王国平家中,门口一辆“凤凰”牌老式自行车笔直地靠在墙边,似乎在随时待命。王国平告诉记者,这辆车和土地一样一直陪伴着他,也见证了他作为一个菜农的酸甜苦辣,“年轻的时候到处卖蔬菜,多亏有了这辆车。”王国平摸了一下车把,“虽然没怎么骑了,但你看,一点灰尘都没有。”

王国平回忆,二十多年前,为了扩大蔬菜销路,他无数次用自行车载着20多斤蔬菜前往镇海、鄞州等地。早上3、4点钟就得出发,天气不好的时候,得骑上5—6个小时。路途遥远、途中艰辛,这对王国平来说算不了啥。但却有那么一件事,让王国平至今印象深刻,回忆起来还有些许委屈。

王国平告诉记者,那是1987年,他第一次到鄞州去卖蔬菜,骑了近5个小时,可是刚把蔬菜放下还没开始卖,却被当地工作人员告知属于长途运输贩卖、投机倒把,要罚款150元。“当时把我吓坏了,要知道那时候蔬菜才1角1斤,我得卖上上千斤才赔得起啊。”王国平的语气略微紧张。

据他回忆,当时他再三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是自产自销,虽然工作人员没有再罚款,可还是扣押了王国平的自行车,并让他打个自产自销的证明,再来“赎”回车。“那天我就一路走回家,到家已经是凌晨了。”王国平说。后来,王国平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终于打到了自产自销的证明,再一次走到鄞州,不仅把自行车“赎”的回来,以后也可以放心地在那边卖蔬菜了。“年轻的时候,我不只去过鄞州,镇海、象山啊都去过,现在老了,不服老不行。”王国平说。

自从种蔬菜秧苗后,王国平的活动范围就定在北仑了,大碶菜场、贝碶菜场……。“我的秧苗现在都有口碑了,人家买去能种活,这么多年来老顾客一直都在,不少新顾客也慕名而来。”王国平说。村民虞先生这几天退休在家后也在田里小打小闹,“我的秧苗都是从老王那边买的,黄瓜、西红柿、茄子,什么都有,而且秧苗成活率也很高。”虞先生说。

王国平告诉记者:“如果再年轻几十年,我还要扩大种植面积,再种出个名堂来。”

稿源: 北仑新闻网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