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熟客帮着出主意,但无非是一些寻常小吃店的名字,最后阿狗还是决定用自己的名字“江阿狗”,叫得响亮。他自己不会写几个字,就请来了当时宁波越剧团小有名气的舞美王云标先生,在招牌上画了一只缸,一只麻鸭和一只黄狗,中间嵌着“汤圆”两个小字。说来也巧,当年王云标先生画招牌的时候,周围趴着一堆孩童围观,其中一个就是后来成为宁波著名书法家的曹厚德。这段往事在几十年以后因为缸鸭狗的重新开张,品牌的新传承人陈开河上门找曹厚德先生为缸鸭狗提写“致良知”时被无意中提起,也算是一段特殊的缘分。
“缸鸭狗”这个招牌,说起来还是因为江阿狗好心,被一位客人的欠债抵来的。一天,有个老秀才在店里吃了好几碗汤圆,最后却没钱付账,江阿狗也不计较。秀才说,看你这个店名是个画,大家不好传播,我给你写个店名吧。两人一商量,就用“缸鸭狗”作招牌,取“江阿狗”在宁波话里的谐音,“缸”同“江”,“鸭”同“阿”,通俗易懂,也和原来的画都对应上了。
“三更四更半夜头,要吃汤团‘缸鸭狗’。一碗落肚勿肯走,两碗三碗上瘾头。一摸铜钿还勿够,脱落布衫当押头”。这段不少老宁波人耳熟能详的俗语,说的就是这家百年老字号的历史。从城隍庙街口一家无名的露天小摊,一步一步发展到众人争相品尝的老字号品牌。
式微
百年兴衰风雨路
近百年风雨岁月,缸鸭狗经历了从繁荣到沦陷,甚至一度面临倒闭的危机。
1956年,缸鸭狗开明街店面扩建,营业面积达200平方米,全年除了供应点心外,还有豆浆、粢饭、饺子、生煎等,夏天供应各色冷饮,冬天供应宁波人喜欢的汤团米粉和猪油馅,生意红火。
1993年,缸鸭狗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企业。1997年12月,缸鸭狗汤圆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2012年被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名声在外,但缸鸭狗经营一度陷入困境。由于旧城改造,2007年5月,缸鸭狗告别了坚守10年的城隍庙美食街旺铺,一夜之间经营面积从1300平方米缩减到100平方米,蜗居在开明街上一个极不起眼的店面里。
在众多老宁波人为老字号的没落唏嘘感慨时,一些专业人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字号招牌的难以支撑,地址搬迁只是外因,餐饮选择日益多元化,而老字号仍一成不变,这是导致缸鸭狗老店最终被市场淘汰的决定性因素。”拥有“中国烹饪大师”称号的缸鸭狗品控研发经理林军分析道。
复兴
速冻汤圆手工造
从小吃宁波汤圆长大的宁波人陈开河,不忍这块金字招牌沾满尘灰,决心将缸鸭狗重现当日辉煌。他亲自出面,拿着缸鸭狗未来的发展方案,说服了几十个和缸鸭狗一起成长的老伙计,转手他们手中的股份。
2009年,浙江采得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正式从江定法的后人手里,接过了这块曾经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