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正文

面对移动互联网金融"搅局" 我们的钱该去哪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2月24日 07:28   【 】 【打印
0

  中信银行近日率先推出了“二维码买理财”服务,客户只要下载中信移动银行App客户端,使用客户端内嵌的二维码扫描器,扫描事先生成的理财产品二维码图案,就能直接链接到移动银行购买页面,输入银行卡密码后即可完成交易。

  除了二维码理财,手机理财更是普遍,工行、农行、建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发力移动客户端,推出了手机银行的专属理财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元年,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服务的创新,将为广大金融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理财服务,让人们的“钱途”更美好。

  评说

  “鲶鱼”来了

  从“余额宝”到“理财通”,从“零钱宝”到“百赚利滚利”。2013年至今,互联网理财可谓风生水起,欣欣向荣。归结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较低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是较高的收益率。目前市面上的互联网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在6.2%—6.6%之间。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在与互联网金融的存款保卫战中,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互联网理财将发挥明显的“鲶鱼效应”。

  事实上,仔细观察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发现,作为一个“载体”,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自身并不能提供稳定的收益预期,投资者的收益率取决于挂钩的货币基金投资能力,而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中,相当大一部分是银行协议存款。而需要指出的是,春节前互联网金融产品之所以能频频创出较高的年化收益率,其根本在于银行为了揽储而被迫开出髙价码的协议存款。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银行为了揽储大幅提高协议存款利率———互联网金融产品借此以高收益率吸引客户———大量客户为了高收益率将资金从银行转入互联网金融产品,其结果是银行的存款流动一圈后回到银行,其间银行却被迫付出更高成本。如果银行意识到这个问题,被动“挨宰”的潜规则必将会打破: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产品创新,将支付给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直接补贴给自己的存款客户,那么多数客户将没有必要把资金转出。如此一来,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载体”作用将会大幅削弱,而银行支付的成本其实也会相较于现在大幅下降。

  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条“鲶鱼”意义非凡。不管互联网金融产品最后能走到哪一步,但它对利率市场化的推动却是功不可没。可以预期的是,即便银行采取手段狙击互联网金融产品,但在强有力的威胁者始终虎视眈眈的背景下,银行提供的收益率向市场利率靠拢已是不可逆转之势,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显然是有利的。

  (杨绪忠)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