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奉化一200年村庄如今仅13人 村民:想说搬迁不容易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3月02日 07:39   【 】 【打印
0

 

守望一个即将消失的山村

“严家田1号”的主人樊志雄和毛求雅夫妻在门前的小溪里洗菜。

守望一个即将消失的山村

烟雨朦胧中,山清水秀的严家田村全景。

“严家田1号”一家三口的留守生活

村民陆续外出打工并向城镇迁移的浪潮,同样影响着“严家田1号”樊志雄和毛求雅的家。

首先,樊志雄和毛求雅的大儿子外出打工。接着,小儿子从17岁开始,外出学做泥水匠,在多年努力后,已在鄞州石碶街道安家落户。大女儿现在海曙某菜场做生意,也在宁波城区安了家。小女儿早早外出打工,如今也已在奉化城里安了家。

在最近10多年的时间里,“严家田1号”里,平时只住着樊志雄和毛求雅。直到去年下半年,外出打工多年的大儿子,因身体不适才回到家中,与父母暂住在一起,加入了“留守”行列。

在城镇里安家的儿女,几次三番都曾接过樊志雄和毛求雅去城里居住,但两位老人每次去住了两天就觉得很不习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樊志雄以此自嘲。而家中还有猪、鸡、牛等要照顾,因此,老人每在城里住了两天,就急着要回自己的家,而且是“逃也似回来”。

事实上,儿女们长大了,有了自己新的生活方式和氛围。很多时候,在老人的眼里,养在山坳里的猪、鸡、牛或许比儿女们来得更亲切些。毕竟,这才是他们已经熟悉并习惯了大半辈子的生活。

在留守村民中,樊志雄一家是全村状况最好的。毛求雅热情好客,性格豪爽。说起话来,总是呵呵笑着。在山村的“留守生活”中,她一直保持着早起的习惯。平时,每天清晨6时左右,山里的天空蒙蒙亮,她就起床忙碌了。她要洗衣做饭菜,还要承担喂猪、喂牛、喂鸡等家事。

樊志雄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以前他当生产队长的时候,总是早早起床,带头出工。如今,年纪大了,夜里时常失眠,再说什么时候出门干活,完全是自己说了算,因此,他每天会起得晚一些。等到天色大亮后,樊志雄洗刷完毕,吃过老伴准备的泡饭和咸菜、咸笋,再扛起锄头,穿过门前的溪坑,来到村前的一处坡地劳作。平时,家里吃的蔬菜和稻谷都是他种的。

樊志雄家有9亩承包田,他种了5亩单季稻,能打2000多公斤粮食,自己吃不完这么多的粮食,就送给儿女们吃。

樊志雄夫妻俩勤劳持家。在自家门口的菜地上和村落里,他们放着19只养蜜蜂的蜂筒,一年采蜂蜜的收入大约能有3000元。毛求雅说:“蜂蜜都是人家上门来收购,价格不错,每公斤能卖到200元。”  

一年一季的花生,能给樊志雄带来2000元的收入。养猪的收入也不错,一般情况下,两位老人会在上半年养一头猪,养大后卖掉。下半年的时候,再养两头猪,过年前卖出。猪吃的全是自家种上来的蕃薯、青菜、萝卜等作物及谷糠等,因此,售价也相对较高。今年过年前,老人养的两头猪卖了近万元,而一头猪仔的成本是1700多元。

村里住的全是老人,儿女们在城里忙于生计,因此,平日里难得有外人来访。全村现有13条狗,听到狗叫,村民们就知道有外人来了。每次有外人来访时,全村的人都像自家来了稀客一样,非常欢喜,樊志雄和毛求雅也会热情招呼。

现在,村里一年最热闹的实际上不是春节而是清明节。每年清明节,已经搬迁的村民一个不落地会回到村里来上坟。而只有在清明节的时候,严家田村才有了从前的热闹景象,才能让毛求雅感受到严家田村真正像一个村了。

事实上,每当清明节的时候,才是“严家田1号”最忙碌、最热闹的时候。毛求雅说:“因为一些村民自家的房屋已经倒塌了,无处落脚,就都到我们家里来了。有一次,一下子有40多个村民到我家,我来不及给这么多人做饭菜,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做。”

在樊志雄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初,还有戏班子来村里一连做了5天5夜的越剧。此后,村里热闹的机会越来越少。

只有13名老人的村子里,很少有什么集体娱乐活动。为了打发寂寞的生活,樊志雄偶尔会静下心来,练习一下书法,如书写几首自己熟悉的唐诗。记者看到,一些香烟纸壳上,他诸如“人生从哭声中开始,生命在无声中结束”等这样的自我感悟。

一位长期生活在闭塞山村里的76岁老农,竟能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面对记者的好奇,樊志雄说:“这要感谢严家田村的一位富商。这位富商在民国时期捐建了一所村校,规定村民的子女都可以免费上学,因此,我家里虽穷,却有机会在村校里顺利读完小学。”

稿源: 东南商报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