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镇海 正文

春暖花开正当时 一起去登桃花岭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3月03日 09:05   【 】 【打印
0

春上桃花岭

图为桃花岭地图。

春上桃花岭

图为游客走在桃花岭上。

关于桃花岭,《镇海地名志》讲述九龙湖镇横溪村时,提到一句:横溪村村西有桃花岭,通江北区云湖乡和慈溪市方家河头。

严格地说起来,镇海境内的桃花岭只是大桃花岭全线的其中一段。之所以称为大桃花岭,是因为它的边上还有一段小桃花岭。本文介绍的,是大桃花岭。

乍暖还寒的季节,我和慈城金沙村村民袁松才结伴行走桃花岭。天已放晴,古道两面的竹林传来清脆的鸟鸣。未到桃花盛开的季节,看到的只是些零星野梅花树。

68岁的袁松才是我们的向导。数年义务修整古道,袁松才成了岭上的地理通。他一边带着我爬山头,穿竹林,踏落叶,一边脸不红气不喘地讲故事。

相传公元221年,秦朝方士徐福为求长生不老药率众从秦山村走到桃花岭。他们抵达达蓬山,下海东渡。

清朝时,乞丐夜宿桃花岭,听到有两人对话:镇海某员外公子患病,惟有乞丐身上污垢可治。乞丐连夜下山送药,公子获救。员外上岭修筑“救命亭”,即现在的三界亭。

1943年,日军占领慈溪县城,占据小黄泥尖高峰。挖战壕、筑碉堡,控制慈镇、三北地区。当时金沙村四周群山,如后茅山、洞山、石柱、云岫和桃花岭一带,都是我新四军抗日根据地。

1944年2月15日,在桃花岭、望海尖、石柱山一带,新四军三支队、五支队与日伪军上千人开展战斗,十几名新四军战士牺牲。后来,群众将他们安葬在石柱山窝兽岗之间。

袁松才说,桃花岭不仅是一条古道,更是一处抗日革命老区。

根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桃花岭,位于县东三十五里。按桃花岭自东而西俱隶慈溪境,其北旁出者乃入镇海境耳。《雍正志》记载:“半属慈、半属镇海。志谓西界慈溪者均误,西北二十里资西寺北亦有桃花岭不甚著名,故附于此。”

清朝诗人王铿留诗曰:“桃花开未开,踏破岭云来。春色杳然去,涧泉流不迥。人烟出林远,日影落山颓。村店招人歇,停舆且举杯。”一股悠然自得的踏青情怀,扑面而来。

不过,现在走上桃花岭的人,对这个名字会产生好奇。历史上,岭以桃花而命名,据闻花事最盛时期,有十里桃花,如云美景。这幅美丽的画面,已无法在岭上看到。它去了哪里?有网友回答说,古人种桃产桃。桃树的盛产期只有短短十几年,时过境迁,古道没落,桃树无人续种。于是,桃树渐次凋零,处处桃花的美丽不复存在。想来,当年应是“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景致。

走在古道上的,不止文人墨客。据资料记载,自古时起,便有桃花岭古道。历史上,它是士农工商等探亲访友、贸易往来的常道。沿桃花岭古道往北方一折,便与慈溪达蓬山遥相呼应,两者相距不过数公里。在古时,人们一边走在山上,一边能看到山脚下海水浸漫的情景:“扑萝更上招尧顶,下视苍溟正夜潮。”

纵观整条古道的模样,以岭东百级台阶前一段保存最为完整。随着坡度上升,青赭的铺路石和松针在人们脚下延续着通往前方。

坡回路转,古道变成台阶。慢慢地,就通过了小山头。只见另一条蜿蜒向下的小路,一直通着往金沙村方向而去。这就是大桃花岭在慈城的另一段。

(记者 陈饰)

编辑:郑翔

稿源: 镇海新闻网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