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正文

硬伤?误伤?宁波出口机电频遭欧盟通报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3月05日 06:58   【 】 【打印
0

  丁安绘

  不久前,慈溪一家企业两批分体式转换器被欧盟通报,原因是产品在耐热测试时塑料外壳损坏,有触电风险,不仅货值5万多美元的产品遭遇退货,其以后的出口监管还面临着进一步加严的风险。

  像慈溪这家企业一样,近年来我市企业遭遇欧盟“通报”日益频繁,占据宁波出口贸易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更是成为“重灾区”。面对庞大的欧盟市场和近年来高烧不退的“被通报”形势,宁波企业任重道远。

  被通报形势日益严峻

  “涉及通报的产品种类和风险种类逐年递增。”市检验检疫局分析人员称,2011年被通报的主要涉及灯具、小家电等四大类产品,风险类型则为触电、火灾和烧伤等三大类,到了2013年,产品涉及面达到了七大类。

  质量管控不严是机电产品被欧盟通报的首要原因,另外,先天设置缺陷也容易遭遇通报。不过,在这些通报中,误通报让宁波机电产品很受伤。数据显示,去年被欧盟通报产品中的约四分之一,后经查实为合格产品。

  对质量把控“时有时无”

  频被通报的背后,一方面暴露出企业在成本、汇率上升等压力下,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着“硬伤”。

  检验检疫部门对去年企业遭遇通报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原辅料不合格和装配不合格是造成企业质量管控不严的主要原因。受到成本、汇率等要素持续上升的影响,部分企业不断压低外协件的采购价格,在进货过程中又缺乏对原辅材料进行检测的能力。

  同时,沿海地区劳动力短缺以及流动性强等特点,造成了一线装配工人岗前培训缩水甚至未经培训就上岗等现象的频发。此外,部分企业流水线上的检测人员身兼数职,对基本的检测设备掌握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使得实际生产环节中对质量的把控“时有时无”。

 [1] [2] 下一页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