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打造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尽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发展步伐的重要抓手。在这方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已经作了不懈的努力,宁波日报2月24日起推出“顶天立地闯新路”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然而要搞好这一意义重大的工程,仅仅依靠科研机构“一头热”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这一头,也应尽快热起来。科研机构和企业两头发力,产学研紧密合作,再加上政府和中介机构积极推进,才能打造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转化通道。
为营造合力打造科研成果转化通道的浓郁氛围,宁波日报今起特开设“寻找科技金蛋”特别行动栏目,在企业层面推出一批主动联姻科研机构,积极寻找、消化、吸收科技“金蛋”的典型;在科研机构寻找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项目,推进企业界、科技界两头联动,合力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提供成功案例和合作信息,踊跃参与讨论,参与方式:zyu@cnnb.com.cn;@宁波日报(新浪、腾讯微博);宁波日报官方微信(在微信查找公众号中搜索宁波日报或nbdaily),或在宁波日报手机客户端相关稿件下留言。
马年元宵刚过,甬城乍暖还寒。2月17日,广博集团董事长王利平来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在实地考察了相关实验室,与崔平所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后,双方就共建研发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借助材料所强大的科研实力,打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广博纳米金属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浆料等的研发生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王利平欣喜地说。
这不是广博集团与科研院所的第一次接触,此时的广博集团,早已不是一家只生产文具的传统制造企业。借助本世纪初开始的战略转型,广博纳米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超细金属镍粉材料生产企业。
而这次华丽的转身,始于一次看上去匪夷所思的科技成果转化。
2000年早春,美国纽约一家经济型酒店内,王利平正与从事纳米新材料研究的海外科研团队促膝长谈。纳米,这种以“十亿分之一米”命名的新材料,以其神奇的特性和广阔的市场,让王利平一见倾心,他当场拍板:技术也要,团队也要,广博一次性拿出500万元,帮助这项处于中试阶段的新技术走出实验室。
从传统文具一步跨到世界最前沿的纳米新材料,大家都替广博捏了把汗———把500万元投到这么一个八字没一撇的项目上,很可能要打水漂。
广博纳米是采用物理原理,用3000℃的高温把金属原料汽化,冷凝后通过筛选得到纳米级金属产品。项目评审时,上海交大的一位教授断言,广博纳米不可能成功,因为在世界范围内,这种方法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2001年,在一片质疑声中,广博纳米项目正式启动。一切从零开始,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线,全是边研发边摸索着设计、生产。当年年底,中国第一条高水平超细纳米镍粉生产线成功点火,一举填补了我国金属纳米材料产业化的空白。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