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所城内抗倭将士使用过的古井
后所村俯视
在浙东穿山半岛的咽喉处,有一个村,名叫后所,现属北仑区柴桥街道。令人称奇的是后所历史上曾是一个有“城”的村。至今,后所村民口中仍有“城门外”、“城门头”、“南(城)门”、“(城)北门岭”等地名称谓。
那么,村中“城”是怎样来的?历史上,后所实际是一个“城中村”。
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4),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骚扰,倭患所至焚劫官仓民居,掠少壮,掘坟墓,百姓民不聊生,迭遭荼毒。为了抗倭寇,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奉旨在浙东南沿海设卫所,并筑59城防倭,穿山半岛上最东端的郭巨千户所城列入首建城防。为应对日趋严峻的抗倭形势,7年后的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朝廷又命在穿山建造千户所城,建城历时两年,由安陆侯吴杰督造,并调定海卫官军守之。因此前已有了郭巨千户所为抗倭第一道防线,穿山千户所为后道防线,故郭巨千户所被称为前所,穿山千户所则称为后所,后所地名遂沿用至今。
吴杰督造的后所“城中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民国《镇海县志》上有记载,即穿山千户所城(后所城)迁徙大、小榭海岛居民至穿山,并以后所千户所官兵1120名守御。辟有镇东、阜财、永昌、安澜4门。南门通水道,设吊桥,围以月城,上建门楼。永乐十六年(1418),增筑战楼、敌台各6座、警铺12所,山上建觇海台1座。城高2丈1尺,城阔1丈,周围742丈,广阔四里余,雉堞1604垛,外壕自东绕西285丈。这在当时,后所“城中村”的规模和设施配置,确实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历史上的后所“城中村”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姓多”。现在,全村有1100多户人家,2700多人,现有姓氏53个,据说历史上最多时有姓氏110个,建城后也有72个。为什么一个村子有这么多姓氏?究其原因就是后所人的先祖是当年建所城抗倭而从全国各地招募而来的将士,因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故姓多而杂。
站在村后的制高点北门岭上,俯视现在的后所村,守军当年所筑的城墙轮廓尚可辨认,城围基石,仍清晰可见,守军建造的一些老房子依然完整,挖掘的水井仍在使用,当地百姓口中还在称呼当年沿袭下来的地名,如“安澜门”、“吴衙里井”等。后所村还有“72姓72井”的说法,官兵到来后以姓氏为单位挖一口用水的井,因有72种姓氏故有72井。
历史上,穿山千户所即后所城作为前线郭巨千户所城的第二道防线,也发生过多次抗倭战事。有史记载的是1404年4月,18艘倭船进犯穿山所,倭寇登陆后,百户马兴迎战,虽杀退了倭寇的进一步深入,但抗倭士兵伤亡很大,马兴在战斗中身亡。
在后所北门岭西南侧,至今尚有“倭冢”遗址,后所村年长的知情者说,这是他们的祖先当年将战死的倭寇埋葬于此。□石志藏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