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月初,一个外国小伙驾驶飞机在四川公路边加油的新闻,一下子将众人的目光聚焦在通用航空之上。
作为全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的七个分区之一,宁波低空开放已悄然起步。那么,通用航空有着怎样的规则和准入门槛?安全有没有保障?普通人能否一圆飞行梦?
低空开放,离我们还有多远
特定空域仅需报备无需审批
在我国,一直有着较为严格的空中管制制度,任何飞行都需经过时间较长、手续复杂的事前审批。
不过,宁波作为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将尝鲜试点改革后的“福利”———在一些特定的低空空域,单位或个人仅需报备计划,即可自行组织完成飞行。
“通过对宁波范围低空空域的前期调研,根据机场起降地带、空中禁区、空中危险区、空中限制区、地面重要目标、国(边)境地带以及地表地形设施等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三大类。”驻甬部队航空管制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划分,意味着宁波低空改革的“空域坐标”初步完成。今后,按照不同的具体空域,飞行管制部门将提供不同的保障和服务,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层层审批。
譬如,在监视空域,空域用户只需报备飞行计划,即可自行组织实施并对飞行安全负责,飞行管制部门严密监视空域活动并提供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在报告空域,飞行管制部门只提供飞行情报服务,空域用户报备计划后飞行活动自行组织。
按照《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未来几年,我市将基本完成相关地方性的配套法规,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化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