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谈治水⑥
“五水共治”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大战略。慈溪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高、环境容量小,“五水共治”的任务更加繁重、形势更加紧迫。为此,我们力争在认识上更深一层、行动上更先一步、力度上更胜一筹,立足“实”字强化统筹,确保“五水共治”走在前列,让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品质之城幸福家园。
“五水共治”需要大量投入,需要协调各方关系攻坚克难。去年下半年,慈溪率先在全省启动治水三年行动计划,绘好治水规划图和路线图,截污清淤、水系环通、生态修复等“十箭齐发”推进水环境治理,三年内政府投入将超115亿元。积极探索资金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慈溪市民营经济优势,发动全市企业筹资3.4亿元用于治水。成立民间财富管理中心,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有一定回报的治水项目建设运营。积极尝试区块开发与区域治水结合模式,把投资15亿元的新城河整治项目和周边明月湖板块改造项目捆绑,以开发盈利补偿环境成本。
为保障实干,我们向改革要效率和效益,整合职能、抽调精兵强将单独组建水治办,统筹协调全市治水工作,努力扭转“多龙治水”格局。着眼责任落实,市镇村三级河道全面推广“河长制”,市级“河长”每人交纳“河长保证金”1万元,如果治水任务完不成,保证金将充作治水资金,以此带动各级主动落实治水任务。同时,积极探索城乡用水、管水、治水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创新水资源配置管理模式,组建市水务集团公司,明晰初始水权、完善水价制订机制,实现城乡水资源联动保护和管理。
治水如同治病,必须有迅速缓解症状的治表药方,也要有拔除病根的治本之策,更要着眼愈后落实长期健体之法。我们坚持“水中”与“岸上”联动,立足“清源头、管入口、通脉络、修内功、出重拳”,推行排水管“三色管理”促进河道水体治理;同时通过河道两岸拆违、落后产能淘汰、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打造岸净水清环境,在去年取缔3000多家废塑料加工企业基础上,今年将全面完成造纸、化工、化纤等六大行业整治和小喷漆、铝浇铸、低档拖鞋等三大落后产能淘汰,34条市级河道两岸畜禽养殖和违法建筑也将全面拆除。坚持“外引”与“内节”并重,投资16.4亿元先后建成姚江、梁辉、汤浦和曹娥江引水工程,今年将充分发挥曹娥江引水工程作用,环通市内水系,解决平原地区水体流动缓慢导致的水质下降问题;坚持不懈推进“三横十一纵”骨干河道建设,投资8.3亿元的四灶浦拓疏工程和占地1万余亩的全省最大滩涂水库———郑徐水库将在年内建成。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