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阿拉非遗汇——一场老宁波风情的盛会 展位近150个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5月08日 11:31   【 】 【打印
0

中华手艺

让人惊叹不已的民间绝活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最主要的一块工作就是保护与传承民间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本届“阿拉非遗汇”上,“甬上风物———中华手艺”的展览项目就有30多项。为了增加老百姓对“非遗”的亲近性,尤其是激发孩子们亲近、传承“非遗”的积极性,展示的基本上都是富有生活情趣、又贴近现代环保绿色理念的“非遗”项目,有面塑、风筝制作、草帽编织、青瓷拉坯、虎头鞋制作、鱼拓、剪纸、竹编、刺绣……这些“非遗”技艺历经民间好几代匠人的传承,作品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是宁波民间艺人心灵手巧的智慧结晶,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了老底子宁波人的民俗风情。  

有一句宁波老话:“做人两双鞋,来时虎头鞋,去时绣花鞋。”在虎头鞋制作摊位前,传承人蒋建飞娓娓讲述关于虎头鞋的来历及风俗。过去,家里有婴儿呱呱坠地时,长辈们往往会给婴儿穿上虎头鞋,戴上虎头帽。虎头鞋用绸缎、棉花做成,鞋头绣上一个虎头,寓意是借“百兽之王”的老虎之威驱魔镇恶,庇佑宝宝平安、健康成长,壮大胆子走好长长的人生路。 

蒋阿姨说,缝虎头鞋,并不是简单地绣个“王”字,最考验功底的就是要绣出老虎的威猛之风,故一定要绣出老虎眼睛的精神气。蒋阿姨展台上一排排整齐的虎头鞋,大小不一,色彩缤纷却艳而不俗,正如她所说的,她缝制的每一双虎头鞋虽然形态可掬,但鞋头上的一双虎眼果然炯炯有神,不怒自威。许多市民看到这么可爱的虎头鞋,忍不住拿起来放在掌上细细端详,由衷地夸奖蒋阿姨“绣得真好!”看到有人喜欢,蒋阿姨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蒋阿姨自10岁起跟着外婆学习做虎头鞋,如今年近六旬的她,经常奔波于文化场馆、学校、社区等地,热心地传授虎头鞋的制作技艺。现在她手下带出了好几个徒弟,包括她儿媳妇。

同样,在象山剪纸的展位前也围满了好奇的小朋友,他们被展台上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剪纸图案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传承人谢才华手中那把灵巧而又神奇的剪刀剪出各种图案。谢才华也精心准备了纸张、剪子,亲切、耐心地教小朋友学习剪窗花、小动物。告别时他还向每一个学生赠送一份生肖剪纸图案,鼓励孩子们回家继续练习。

看到孩子们喜欢剪纸,谢师傅特别高兴。谢才华自6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剪纸,历经几十年的艺术探索之路,他的每幅作品几乎都是一气呵成,形神兼备,散发出强烈的民间艺术气息,深受群众的喜爱。作为剪纸的传承人,他常年为象山幼儿园小朋友、中小学生甚至老年朋友开设剪纸培训课,传授过的学生不计其数。

在“阿拉非遗汇”上,像这样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还有很多。比如,面塑传承人丁逸儿,她捏的各种人物、动物形态可爱,活灵活现,受到很多市民特别是小朋友的追捧;鄞州竹编工艺传承人叶良康,他用细细的竹丝编织出栩栩如生的动物,让观众叹为观止;渔船制作技艺传承人朱志友,他展示的一艘艘渔船船模做工精制,宛如天成……

总之,“阿拉非遗汇”就像是一场民间艺术达人的比武大会,各个项目的传承人纷纷借这个舞台一展身手,使观众在惊叹之余对传统手艺及艺人产生敬慕之心。同时,“阿拉非遗汇”又像是一次难得的技艺交流大会。虽然大家的技艺各不相同,但艺术总是相通的,他们借这个平台、这次机会互相切磋,交流传承中的经验及困惑。

“阿拉非遗汇”

送给市民的一顿文化大餐

“阿拉非遗汇”作为一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是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推出的一次创新活动。那么,为什么会想到借节日搞“非遗”集会这种形式?

市文化馆馆长林红告诉记者,去年是宁波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启动以来的第10个年头,经过10年的精心挖掘、整理、培育、扶持,宁波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21项,省级“非遗”79项,市级“非遗”179项,县区级“非遗”500多项……独创的“三位一体”(对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进行整体保护)的“非遗”保护模式,曾经让一大批濒临消逝的“非遗”项目重获新生,实现了大部分“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如著名的“三金一嵌”(泥金彩漆、金银彩绣、朱金漆木雕和骨木镶嵌)传统工艺接轨市场,走向产业化道路;奉化布龙、宁海耍牙、甬剧等众多“非遗”项目,或走出国门展示风采,或进入校园培育传人,或登上舞台成为文化精品……

林红说,为了对这10年来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和提炼,把保护传承成果奉献给社会分享,同时也想为市民与“非遗”项目、传承人之间搭建一个公益传承、亲近交流的服务平台,他们对近几年来推出的“非遗课堂”、“非遗节日会演”、“非遗小卫士”等系列品牌活动进行整合创新,于去年国庆期间举办了首届“阿拉非遗汇”,并提出了活动的主题口号:亲近、传承、共享。

本来那是一次探索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出乎意料的是活动一亮相就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开幕第一天就吸引观众2.5万人。尽管当时原定3天的活动因“菲特”台风来临不得不提前两天闭幕,可是好多观众意犹未尽,纷纷向主办人员追问以后还会不会举行。群众的欢迎和支持,让他们觉得有义务、有责任把“阿拉非遗汇”打造成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活动,争取一届届持续办下去,为群众送上精美的文化大餐。所以,他们于今年初又马上启动第二届“阿拉非遗汇”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经过两个月的筹备,第二届“阿拉非遗汇”终于在鲜花盛开、阳光明媚的“五一”节如期开幕。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