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第十二站·河南省鹤壁市
在浚县大伾山上有一座阳明学院,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当年的讲学之所,他挥笔写就的《大伾山诗》镌刻在山崖石壁上至今可见(如右图)。这是记者走访大运河沿线城市鹤壁最大的收获之一。浚县现隶属鹤壁市,隋唐运河永济渠在该县穿境而过,因此大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地留存。虽然今日浚县已不见“云溪燕语卫水舟”、“十里城池半入山”的盛景,但古城的一桥一仓蕴含着岁月的沧桑。
王阳明与浚县缘分匪浅
“你们余姚的大思想家王阳明与我们浚县的缘分可不浅啊!他不仅曾在这里讲授儒学,还写下《大伾山诗》和《大伾山赋》托物言志。”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裴顺昌的一席话令记者精神一振。
王阳明为何来到浚县?他在此讲学多久?他的诗赋对研究其“心学”思想又有何启发?记者在大伾山拾级而上寻求答案。
在大伾山的天宁寺,记者见到了刻在石壁上的《大伾山诗》:“晓波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落款是“余姚王守仁”。
与记者同行的浚县文物旅游局文物管理股副股长郭如民说,这是王阳明登上大伾山拜谒大石佛后,抒发豪情壮志,表达建功立业远大抱负的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大字行书、笔力雄健,也有极高的书法价值。”
至于王阳明如何来到浚县,还要从他年轻的时候说起。明弘治年间,文武双全的兵部尚书王越死在任上,新科进士王阳明奉旨护送王越的灵柩到其家乡浚县,随后便在浚县讲学。
郭如民告诉记者,据《浚县志》载,阳明书院在大伾山顶,原名东山书院。因王阳明曾在此赋诗讲学,后人称其为阳明书院。如今,书院只剩一小砖门楼,曾经浓郁的书香味亦一去不返。王阳明在浚县还留下了一篇《大伾山赋》。“王阳明在浚县讲学多久,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但有专家表示,他的诗赋对研究王守仁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大伾山诗》摩崖石刻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桥一仓诉不尽运河繁华
云溪桥和黎阳仓都是大运河浚县段兴衰变迁的重要见证,前者是卫河全线仅存的两座保存较完整的古桥之一,后者则是隋代永济渠沿线规模巨大的官仓。据裴顺昌介绍,大运河永济渠段在浚县境内称卫河。始于东汉末年开凿的白沟,隋代属永济渠,北宋时更名为御河,明初改称卫河并沿用至今。“虽然名字数度变更,但河道未经大规模的截弯取直,基本上保持了历史上卫河的原有风貌。”
从东汉至上世纪70年代,卫河航运延续不衰。尤其是明清两代,盛时舳舻河中云集,不下数千艘,使浚县城有“小天津”之誉。新中国建立后,经长期综合治理,卫河航运再度兴盛。
浚县在运河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它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在黎阳仓遗址,郭如民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只发掘了部分仓窖,但已探明的仓窖有84个之多,据估算窖藏容量约能供8万人吃一年,故自古有“黎阳收,顾九州”的说法。历史上围绕黎阳仓争夺的战事有许多记载。其中以隋末瓦岗军最为激烈,是瓦岗军走出低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记者 张磊杰/文 胡龙召/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