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青瓷蛙形水注
□刘英杰
水注,原名为砚滴,为文房用具之一,号称文房“第五宝”,用来注水入砚台。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文玩类的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因为其形似注酒壶,名称以此由来,但又因形制而有所区别,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据《饮流斋说瓷》第九“杂具说”中载:“水滴象形者,其制甚古,蟾滴,由来久矣。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清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不名曰盂。”所以,统共言之,水注、水滴、砚滴、水盂都是一类器物,只不过因形制和时代演变而称呼有所不同。
魏晋时期,蛙形水注较为流行,也有角形、熊形、兔形等。笔者收藏有一件西晋蛙形水注,为越窑青瓷,浅灰色胎,灰绿色釉,釉有垂流现象,细开片纹,器型塑成一爬状的蛤蟆,鼓目朝天,背上一直筒状流,十分精致可爱,古意淋漓。此件水注除了实用意义之外,更多的是带有观赏陈设以及把玩助兴的意味。它供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文人相对。天长日久,便与主人的情趣品位融为一体,至于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都可体现出主人的不凡意趣。另外,从养生之道来说,水注可息心养性,“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水注可助文思,“几案之珍,得以赏心而悦目”。再往深层究,也有一些是被用来做精神寄托的。
《西京杂记》载:“晋灵公冢……惟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为书滴。”此间的“玉蟾蜍书滴”,应为玉质蛙形水注无疑,但能以名贵与其雕镂而成水注的,必然因材质和财力所限寥寥无几,而越窑青瓷在魏晋时期却大放异彩,有“玉质”之名,所以这一时期造型各异的蛙形青瓷水注名噪一时,为后世收藏者所看重。
有藏友会惊诧,与雄壮浑厚的狮虎豹纹或者温顺的兔羊鸟纹相比,蟾蜍为魏晋水注常用纹饰似乎不可解。其实,从战国到两汉乃至魏晋时期,蟾蜍虽然是五毒之一,但一直被认为是神物,可以辟邪祈福,当时人们相信蟾蜍是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物,所以到处用它作装饰。而文人以蟾蜍为文房用具,除了这些吉庆寓意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象征,即传说月亮上有蟾蜍,有桂树,是以魏晋乃至以后历代均以蟾宫代表月亮,而蟾宫折桂,科举及第则是文人最痴绝的美梦。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