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商丘段是通济渠(又称汴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接开封杞县,东接安徽濉溪,沿途经过商丘市的睢县、宁陵县、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7个县(市)区,呈西北东南流向,全长199.7公里。它一头连着黄河文化,一头连着江淮文化。
站在通济渠商丘南关段考古发掘工地,商丘申遗办的陈登华介绍:“黄河改道后,通济渠大多埋藏于地下,如今大运河商丘段以考古景观为主,这里发掘出的汴河河岸是夯筑而成的。”陈登华指着直立陡峭的河岸说,“应该是北宋时期南京城南汴河的‘河市区’和码头区。”根据考古发掘清理出的大量的建筑砖瓦和发掘出的瓷器、瓷片,说明当时两岸建筑密集,全国各地的大量物资在此集散,形成的“河市”繁华堪比《清明上河图》。商丘南关段码头的发现和挖掘,为隋唐大运河申遗提供了强有力的历史佐证。
为了保护千年前的地面,考古现场采取了回填和搭建大棚,抽水机还在不停地工作,“这里将来可能建成遗址公园等”,陈登华认为,那时大运河将离百姓的生活更近一些。
“这里的运河河道原来有100多米宽,”夏邑县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为我们打开了通济渠商丘夏邑段考古发掘工地的铁丝门,夏邑段运河故道位于济阳镇,“考古发掘现场的是被埋在地下的运河,夏邑段还有保留水面的运河长约2000米,如今人们在那里种上了藕,运河也算是活了。”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见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这是唐朝诗人杜甫描述的繁华的商丘。商丘古城历史上出现多次繁荣辉煌时期,也多与运河的开凿贯通密切相关。运河通航后,商丘水路西到京师,南达江淮,粮商、盐商、茶商、丝商云集,商业繁荣,成为唐宋时期中原乃至北方前往南方的重要通道,交通枢纽地位凸显,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
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的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北宋应天府南京城、明代归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古城南门外东侧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大文学家范仲淹在此昼夜苦学五年,终成大器。这座书院,还培育出了被誉为“清初文章第一家”的侯方域,他和李香君凄美婉约的爱情故事广为人知,古城内还有侯方域的故居壮悔堂。在应天书院外的护城河边,有垂钓的人们,还有摆了12年饮料摊的刘大爷。收音机里正在播出单田芳的评书,说起侯方域的故事刘大爷也头头是道。
如今商丘古城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介绍,来古城参观的游客很多,他的电动三轮车也揽客做生意,旺季时最多的一天挣到300元。缓步行进在古城的大道上,树荫下有众多百姓休闲娱乐,麻将牌九喝茶聊天什么都有。睢阳区应天戏曲社的票友正在表演豫剧,71岁的张时明和老伙伴也在现场乐呵呵地拍着腿打节奏,“这里每逢周一、周三、周五的下午3点到5点半都有戏曲活动。”
1999年修复的商丘古城城墙周长3.6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主道两边店铺林立,黑底金字招牌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在一家专卖高粱酒的小铺子里,年轻的老板一边忙着给顾客打酒,一边自豪地说:“我这里的酒都是粮食酿造的,口感一级棒,刘佩琦是我们的代言人。”他还说,政府对古城将有统一改造的计划,“到时商丘名气更大,来参观的游客肯定也会更多。”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