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奉化 正文

好媳妇卓水娟: 用大爱撑起一个家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来源: 奉化日报  作者:   2014-05-28 10:31:23
0

-见习记者 杨刚 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夏建奎

卓水娟是裘村镇岭下村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数十年如一日,侍奉患病的婆婆,用无私的爱撑起了一个家。

羸弱的肩撑起7口之家

1976年,22岁的卓水娟嫁到了岭下村倪家8组的倪根强家,丈夫家境贫寒,矮小的土坯房内住着3代4口人:年逾古稀的瞎眼外婆、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还有从小因残疾而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的丈夫。结婚后,家庭的生活重担自然压到了卓水娟肩上。

婚后的第二年和第六年,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7口之家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全靠卓水娟一人苦苦支撑。但是她并没有怨言,尽心尽力地履行着孙媳、儿媳、妻子和母亲的四重职责。

1980年,公公因患胃癌去世;1989年,年迈的外婆也撒手人寰;1996年,从小残疾的丈夫得了鼻咽癌,在被病痛折磨了10年后,也于2006年离开了人世。这些年来,卓水娟亲身经历着这个本就不幸福的家一点点地破碎。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她忍着悲痛到处借钱并一手操办亲人的丧事。

为了一个承诺四处谋生

“有我在,吃口饭还是有的。”这是卓水娟常对婆婆和外婆说的一句话。为了这个简单的承诺,她吃尽了苦头。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卓水娟在生产队挑沙石,瘦弱的她一天只能挑一车沙石,一车只有1元钱的报酬。因为她是个妇女,挑来的沙石还经常被村民“惦记”而缺斤少两。

1982年,卓水娟独自一人从翔鹤潭、杨村、应家棚等地以每斤4分5厘的价格买来2万斤番薯,与丈夫一起将其磨成番薯粉后,卓水娟挑着去镇上的市场卖,并将加工剩余的番薯渣晒干卖给酒厂。

1985年开始,卓水娟在村里一家衬衫厂的食堂工作。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她在自家的地里种了芋艿、茭白,还养了几只猪。

为省钱和丈夫合吃一碗面

“那年6月的一天,我和丈夫运着500斤番薯粉走着山路去宁波市场卖。当天晚上10点出发,途经岭下、横溪、大公、莫枝、邱隘,每路过一个村庄便卖一点,到宁波已经是第二天晚上8点了,总共走了22个小时。之后在宁波呆了两天才将番薯粉卖完,总共赚了40多元。”卓水娟想起曾经搀扶着行动不便的丈夫,在漆黑一片且崎岖难行的山路中行进的画面不免有点哽咽,“在邱隘一家面馆丈夫想吃面,便点了两碗,我死活不答应,最后两人合吃了一碗面。这面可要好几毛钱一碗呢,太贵了,我得攒上好久。”“家里吃的蔬菜是自己种的,全家人一年就吃两三次肉,还是我卖猪肉剩下的那一丁点。孩子读书、老人看病的钱都是向亲戚和村民借的,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好心的亲戚经常资助我,不让我还,村里的领导也经常来慰问,婆婆后来办出了残疾证,每个月能拿到300多元。”“儿子很懂事,2000年初他就把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工资给我,让我给奶奶看病。女儿也经常回家帮我照顾她奶奶。他们都已经成家立业,生活过得不错。”卓水娟在谈到自己的一双儿女时,眼睛流露出自豪而欣慰的神情。

38个春秋,数以万计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的坎坷辛酸,卓水娟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撑起了这个并不完整的家。由于常年过度劳累,卓水娟得了严重的胃病和脊椎病,但她乐观地表示,“我已经熬过了最难的日子,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