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慈溪 正文

“高考综合症”困扰考生 崩弦要松紧适度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来源: 慈溪新闻网  作者:   2014-05-29 11:10:24
0

慈溪新闻网讯 高考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不少考生因为过于紧张面临心理问题,市第七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的门诊室,每天都有焦急的家长带着受“高考综合征”困扰的孩子过来咨询。该院临床心理科医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世明说,人的精神好比橡皮筋,应保持适度弹性,太紧或太松都不行。

案例:上个厕所也被列入复习计划

医生:弹性计划比严苛计划更好

小文(化名)平时成绩很好,是老师眼里的“好苗子”。离高考一个月时,她就结合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制订了一个严格又详尽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到几点复习、复习内容等。

头几天,小文都能按照计划完成。几天后,她发现计划全被打乱了,不仅没有按照原定进度执行,甚至连计划表都成了烦恼的来源。“怎么办,计划赶不上变化,我该拿它怎么办……”眼看高考临近,小文心里急了,觉得时间安排不好,时常有种压迫感,甚至觉得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在母亲陪同下,小文来找心理医生咨询。

王医生看到小文的那份计划表,很是吃惊。“这哪是计划,根本就是给自己绑上绳子,钻进牢笼嘛。”王医生说,小文的计划列得太详细了,甚至包括上厕所的时间都有。

“这样缺少弹性的计划,是非常难执行的。”王医生接诊的高考生中,像小文这样的“计划控”并不少见,尤其多见于学习认真又比较细致的女生。他认为,这是出于求速成、想考得好的心态,但过于细致的安排一旦完不成,就很容易产生失望和自责感,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

对“计划控”们来说,制订计划时要给自己留有弹性空间,运用科学的时间管理法进行,设定大致的阶段性目标。王医生建议,可以周为单位,安排几天的学习计划,但别太精确。第二天看看前一天的计划是否完成,没完成也别灰心,第二天可以继续,千万别把自己束缚了。

案例:对考试不在意,对未来迷茫

医生:不妨说出来,跟人沟通交流

随着高考脚步临近,一些平时成绩处于“下游”的同学心里也苦恼起来。

小陈就读的是普通中学,平时不怎么爱学习,几次“模考”下来,分数徘徊在专科线边缘。老师和同学眼里,小陈常表现出的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可最近一周,他变得有些郁郁寡欢。

小陈的心事是,他觉得自己跨不进大学校门了,考试成绩出来后,亲戚朋友来问成绩该怎么说?其他同学都读大学去了,自己只能远远看着,以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反反复复在小陈的心里纠结,导致连续几个晚上失眠。

对此,王医生支了个招,“索性摊老底。”王医生说,把内心的苦闷、烦恼说出来,可以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王医生也给小陈的家长开了一剂“药方”,不妨提前告知亲戚朋友关于小陈的成绩,这样,到时候他们也不会太刻意地来问。曾有心理分析人士认为,许多亲戚朋友关心孩子的成绩,不少是出于“义务”,有时候明明知道孩子成绩不理想,可不问又担心显得不关心。

医生说,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广而告之”。高考成绩不理想,也别长时间闷在家里,对身心不利,不妨出去散散心。至于考生对未来的规划,不妨多跟家人沟通,听听老师的意见。

案例:做好的试题反复回头检查

医生:严重的强迫症需心理治疗

王医生说,有些考生出现考前焦虑,吃不好睡不着,面色暗哑憔悴,甚至出现失眠、火气变大、人际关系变差等。这些症状的考生,大多数情况都不算严重,调节一段时间后,基本能控制缓解。但也有一部分情况稍微严重的,就要心理治疗甚至药物治疗了。

小孙的成绩拔尖,学习也十分刻苦,但到高二时成绩下降,在班里处于中上游,到了高三又退步不少。这对小孙的打击非常大,到高三后半学期出现“强迫症”的心理疾病。

一开始,小孙做题目时总要反复检查,做好的题看上看下,始终不放心,导致后面的题来不及做。到后来,“强迫症”又表现在生活中,进出家门要反复检查钥匙,看看门是否锁好。

王医生说,小孙的心理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从心理学角度说,是“强迫症”从学习泛化到日常生活,最常见的是做好的题要反复检查。一般来说,这种强迫症状,10个人当中会出现1个;情况严重的,病情甚至长达数年。然而自己没意识到是心理疾病。对这样的情况,医生建议尽早就诊,根据具体情况,也尊重考生意愿。“父母不要时时把考试挂在嘴边,也不要反复劝慰孩子‘别紧张’,这时讲这些话反而让他们更紧张。想让孩子放轻松,家长自己也要淡定。”

-记者 冯茜

见习记者 方梦盼 通讯员 徐孟松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