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宁海“百姓村”:一批种地能手在盐碱地上各展其能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2014-06-03 09:48:41

因棉花而赚得“第一桶金”的小村,还留着些许棉花地。

  浙江在线06月03日讯在中国,众多的村庄都是“一姓独大”,除非它有着独特的经历。

  2000多人的宁波宁海力洋镇平岩村就是那个“不走寻常路”的村落,村民祖籍来自全国15个省25个县,光姓氏就有110多个,是个名副其实的“百姓村”。上世纪40年代末,平岩村还只是海边的一片滩涂,第一批移民寻到此处,围垦、栖息,余姚话、三门话、绍兴话、上虞话、苏北话,不同的乡音,制造了同一个家园。

  不像单一的姓氏村多靠宗族血脉聚合兴盛,我们在平岩找到了黏合众多姓氏的关键词——技术,“掘金者”和他们随身携带的技术和本事偏安一方,历经着时代的荡涤,小村从此与众不同。

  避开水稻田的“棉花村”

  76岁的泮旦富1964年来到平岩村,50年弹指一挥间,留下的家乡“印迹”就只有一口并不流利的慈溪话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这里多是盐碱地,当时的村民只能种点黄豆等去换大米。有时台风来袭,海水冲倒泥塘淹进来,家家住的茅草房都浮了起来。所以夏、冬两季,他们都要花一个月时间,天天挖泥加固泥塘,非常辛苦。

  可是,泮旦富却在艰苦里看到了一丝机会。“那时全国各地都在种粮食,处处水稻田。在慈溪老家,我们人均土地只有几分田,可一到这边,满眼成片的土地无人种植,我一下子兴奋了。”

  泮旦富说,虽然这儿的土地大多是盐碱地,可是他们慈溪人自古擅种棉花,有一套不外传的种植技术,加上棉花不怕“咸”,他决定把“根据地”安在这儿。

  几乎相同理由,让一大批和他一样的人,前赴后继来到了平岩村。在那个劳力还不够富足的年代,自然的馈赠显得相当充裕,所以少有人会为抢夺资源而划出条条框框,拒绝那些外来者。

  “第一年,我们30户移民一起围海造田,开垦了300亩土地,我分到了四五亩地。”泮旦富回忆道。当时宁海全是水稻田,没有人种棉花,他们一种引来了很多“追随者”。可是同样种棉花,原住村民种的只长个,不长棉,每亩只能收成50斤左右,而慈溪人种的每亩收成可达到100斤。

  “棉花撒籽要一排排均匀地撒,不能漫天乱撒。而且,等棉花长大了,要把顶头摘掉,这样棉花长得肥……”泮旦富耐心地把技术传给了原住村民,几年后,这儿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棉花村,这算得上是小村的“第一桶金”。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