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是小村盛行的新技术。
追赶新技术的“加工村”
日历翻过21世纪,彼时的“棉花村”,现时的“橘子村”似乎都逃不开商品经济的洗礼。“全村都是农保地”的现实锁住了平岩村的工业经济。站在每个时代前头的平岩村人清楚地知道单一的经济产业,很难带动村民集体致富。
这道难题的解法,同样握在了小村技术移民的手里。
1965年就从慈溪到村庄种棉花的徐锡权,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慈溪多小老板,流着慈溪基因的他,洗脚上田,到宁海城区办起了服装加工厂。
3年前,徐锡权回望小村,发掘了村里闲置的妇女劳动力,就像当年看中村里无边的土地一样。
“村里劳动妇女种橘子一般只有20天的活,其他时间都空闲着。”徐锡权最清楚其中的时令。他把公司从宁海城关搬到村里。他说,他的产品基本采取自动化生产,但贴标签、包装等流程仍需大量人工。因为操作简单,所以对工人年龄的要求不高。不久后,他在平岩村、前横村、王家村等地办起5个加工点,就地招工130多人。
徐锡权带来的不仅是工厂,还有缝纫技术,亦如当年,他的长辈、同辈带来种植棉花的技术。
“我邀请相关老师到村里来授课,简单培训一个月左右,就能适应岗位需求。”徐锡权说,工作采用计件制,没有迟到、早退的说法。农村妇女们想睡觉、带孩子、烧饭,只要打声招呼,随时可以请假。
在加工点,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正在生产加工反光背心,机声隆隆,工序井然,她认真地剪去防护背心的边角、线头,将产品折叠整齐,装进PVC包装袋……她不时跟旁边的伙伴聊几句,轻松而自在。这样,每月能拿到近3000块钱。
“橘子卖七毛钱一斤,采摘的成本至少一毛三,人均一年收入大概一万元左右。而我在加工点干着,一年两三万元收入。”她满足地说道。浙江日报记者 陈醉 县委报道组 陈云松 李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