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东南商报记者 王婧)去年6月末,银行遭遇“钱荒”疯狂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部分产品收益高达7%。今年央行两度降准后,为市场注入了千亿元资金。同样的揽储时点,没有了压力的各大银行相对“气定神闲”,所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并未走高。昨天,记者从各大银行了解到,理财产品的收益普遍在5.5%左右,6%的产品数量有限,7%的产品更是难得一见,这让不少曾尝到甜头的投资者备感失望。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6月下旬并没有大幅走高,在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不多见,达到7%的更稀缺。据银率网数据显示,上周(6月22日~28日)各家银行在售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仅有1款预期收益率超7%,而去年6月最后一周(6月23日~29日)共有10家银行发售了16款预期收益率超7%的理财产品。
而且收益高的理财产品投资门槛也都设得比较高,起购金额动辄几十万元,或者100万元,投资期限大多在1年左右。
农行市分行私人银行理财师李崇泼说,鉴于去年的情况,银行今年采取的策略是“先下手为强”,再边走边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央行的态度而言,今年上半年的两次定向降准,让银行体系中的资金相对充裕。
此外,对于投资者热衷于踩时点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李崇泼表示,其实投资者在理财的过程中不用刻意追求时点,如果手中的资金暂时闲置,而且遇到收益还不错的产品,不妨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锁定收益。一年中购买几款理财产品的收益很多时候不及购买一款1年期的产品,虽然短期产品的收益相对高,但因为短期的理财产品到期后,如果没有合适的产品接上就存在“空窗期”,再加上购买下一款产品会有募集期,平均算下来未必能如愿多收三五斗。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