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七月四日晚,《老墙门》在鄞州区钱湖天地广场的演出情景。(记者 周建平 摄)
“老墙门/花格窗/霓虹闪耀马头墙……俞家在娶媳妇/王家在搬新房/沈家在买小轿车/杨家嬷嬷孙子考上了北京大学/中了状元郎嘞/老陈儿子多少乖啊/带着老陈到新马泰旅游去了/老王,你会上英特网啊/我还会发伊妹儿呢……阿拉老墙门就像一户大人家/有喜大家乐/有难众人帮……”
7月4日晚上,在鄞州区钱湖天地广场举行的全市文化走亲综艺晚会上,又传出了《老墙门》宁波风味十足的唱词。演出终了,台下掌声雷动。目睹此景,海曙区文化馆馆长罗滨心生感慨:一群退休大爷表演的节目,八年来大到省电视台文艺晚会,小到街道、工厂、村落露天广场,已经演出了40多个场次,广受欢迎,这充分体现了文艺精品的强大生命力。
十位群众演员 个个都是老戏骨
2007年,在全国第14届群星奖评选活动中,海曙区文化馆创作的表演唱《老墙门》,荣获“群星奖”创作奖———此后,该馆创作的《网络女孩》、《南腔北调都是歌》又连续两次问鼎这一文化部设立的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
《老墙门》以十把带滑轮的竹椅子为道具,展现了生活在同一个老墙门里的10位“老顽童”,拉家常、学电脑、拍照片等晚年生活场景……节目以生动、诙谐的音乐语言和说唱互动的表演风格,怀旧与时尚并存,欢快与和谐相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
“我们10个老头,年纪加起来703岁。两位老大哥,今年已经七十五。我这个小阿弟,好几颗牙齿啊,也已光荣下岗了。”演员之一的史樟兴,以这样风趣的语言介绍起他的伙伴们:应礼德,宁波甬剧团著名导演、演员;孙常遇,江北区文化馆原馆长;徐尚满,原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陆宇宇,市文艺学校原校长……10个演员绝大多数文艺专业出身,堪称老戏骨,难怪他们在舞台上收放自如,如入化境……
如何让文艺精品永葆生命力
海曙区文化馆馆长罗滨向记者讲述了一桩轶事:当年《老墙门》冲刺群星奖时,国内一位文艺界专家看到10位老人齐刷刷登上舞台,顿时眼睛一亮:咱总算看到一帮大老爷们了!罗滨为此感叹道:眼下的群众文化活动,依然存在着“阴盛阳衰”现象;就说眼下流行的广场舞吧,又能见到多少男人的身影?
另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是,在当前群众文化的精品创作中,“不遗余力冲奖牌,一旦夺奖束高阁”的急功近利意识,仍有相当市场;这种政绩观制约了艺术精品的生命力,也有违于群文工作的宗旨。
但记者也欣喜地看到,从今年年初起,我们11个县(市)区的“文化大联动”,开启了各地文化走亲新的一页。这种交流方式,不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了异地间的文化资源共享,释放出群文艺术精品的价值,更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精神大餐。宁波日报 记者 叶向群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