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759路、711路双向撤销尖山头岭至司前的白洋线与进港公路走向,改走沿海中线和于家岭隧道。撤销的路段由711-2路接驳线保障。759路和711路原先在白洋线和进港公路上的站点都被撤销。
始发于郭巨站的两条公交线路均改道,沿线的村民出行有没有受到影响?近日,有不少村民致电本刊,向记者吐槽公交线路改道对他们出行造成的不便。前两天,记者来到华峙、港口、官庄、司前等村,详细了解了当地村民的意见和心愿。
接驳线只到白峰下林站,华峙、外峙等村村民到柴桥很是麻烦
据了解,早在1998年就有个体中巴车由郭巨站直接驶到柴桥,票价两元。在2002年,中巴车被北仑公交总公司整合,新增811路公交线,终点站仍为柴桥站,后改名711路,2008年该线路延伸至北仑公交西站。据村民介绍,自公交线路开通以来,沿线村民出行方便许多,只是711路车小人多,在早晚高峰期较为拥挤。“虽然车厢拥挤一些,但是还是可以满足正常的出行需求,反而711路的改道给我们华峙、港口的村民带来很多不便。”
据村民介绍,郭巨、白峰一带的村民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大都以柴桥为中心。因为白峰、郭巨两地,大型超市、菜场、医院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日常需求,所以平日逢节日、红白喜事、家有客人、日常购物,村民大都会前往柴桥。而记者采访711路多位公交车司机表示,原先711路公交车行至柴桥,有将近一半的乘客下车。“历来柴桥是我们柴郭两地的中心,银行、医院、菜场、超市,柴桥都有,一般的事情都可在那里完成,所以说有一辆可以直接到柴桥的车,对我们华峙村一带的村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华峙村村民胡师傅说。
村民贺女士每逢休息日,都要去柴桥买点东西,在家备着。据她介绍,原先的711路公交车从郭巨出发,间隔为10-20分左右一班。“虽然原先的711路公交车车小,到了华峙站就没了位置,但是只要上了车,就能一次性到达柴桥,并不是十分麻烦的。”自从711路改道,贺女士乘公交车就麻烦多了。“在华峙站等20分钟的711-2路,乘一会就到了白峰站,再等个20分钟换乘711路、720路到柴桥。本来只要等一辆公交车的时间,现在平白无故多出的20分钟,就差不多可以到柴桥了。”贺女士告诉记者,去柴桥虽然要转车,还好些,但是从柴桥回来才是真的艰难。“回家的时候,肯定大包小包,人挤人好不容易上了车,到了白峰,又要下车等车。天气一热,等车真是熬人。”贺女士说道,711路一改道,她出去购物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而村民梅女士更是向记者说起了自己最夸张的一次等711-2路的经历。“那天我从柴桥转车到白峰中学站下车,在中学站等711-2路。不知等了多少时间,反正711路过了四辆,才等到711-2。最起码一个小时,不然回家饭也做熟了。”梅女士说。
据原先711路公交车司机介绍,711-2路所使用的公交车为原先的711路中型老公交车。“这车已经将近6年,小毛病肯定多,经常去维修厂修理,一修理就要出现脱班,总共才四辆车,只要一辆出现问题,一天下来就会少好几个班次,间隔就自然长了。”一位711路公交车司机告诉记者。记者又采访了现在711-2的司机。“的确,这车车况不是很好,要经常修理。”该司机说道。
711-2路接不上711路的末班车,在新碶城区上班的村民回家很麻烦
据了解,用来填补空缺的接驳线711-2路从郭巨客运站至下林,郭巨客运站早班发车时间为5:20,末班发车18:05;下林早班发车5:45,末班发车18:30。
711路从北仑公交西站出发的末班车为18时整,而711-2路从下林站出发的末班车为18点30分。家住轮江的小唐,去年刚毕业,在新碶上班。“虽然郭巨处于北仑的最东端,离城区较远,但城区的房价太高,刚毕业的我,实在买不起,所以每天还是要回在轮江的家。”小唐告诉记者,“公司的夏令时下班时间为17点30分,有时得在办公室加个班,吃个晚饭就到了18点,然后在北仑行政中心东门站等车,就可以不急不慢地乘上回家的末班车。”
自711路改道以来,回家的路就“漫长”多了。小唐所在的单位经常需要加班,小唐只能经常在北仑行政中心东门站乘上711路的末班车。“18点是下班的高峰,再加上329国道白峰段大修,到了下林站,肯定超过18时40分,然后711-2路已经停运,回家已然没有任何公交线路。”小唐说,他只能打电话给他爸爸,让他爸爸开着车来下林站接他。“到家都过了19点,妈妈煮好的饭菜都凉了。”小唐说,他对711路的改道太失望了。
小唐说,像他这样家住轮江一带,在新碶上班的还是不少的。小唐告诉记者,他也问过其他在新碶上班的村民,他们都有和小唐一样的麻烦。“早上上班要提早起床是必然的,最起码要比以前提前半个小时,有时还要经常迟到。既然原先乘公交车能方便地上下班,公交公司变更线路出发点肯定是为了市民出行方便,那为什么不把事情做得完美点呢。”小唐说,只要把711-2的末班车时间调的晚一点,接上711路的末班车,就会方便很多晚归的村民。
外峙岛的村民出行最为不便
据了解,外峙村村民在此次711路、759路的改道变化中,受到的影响最大,出行也变得更加不便。村民汪女士告诉记者,外峙村的村民到外面先要乘渡船到对岸,渡船班次平均间隔30分钟。“住在外峙岛的老年人较多,并且这些老人勤劳得很,自家种上菜还要拿到柴桥、北仑去卖。”汪女士说,“这些老年人常常在早上挑着大袋的蔬菜上公交,本来可以直接到柴桥、北仑的菜场,现在拿着这么重的东西,还要上上下下,真是太难为这些老年人了。”汪女士给记者算了一下外峙村民出行到柴桥最大时间成本,等渡船30分钟,等711-2路20分钟,等711路又要20分钟,总计一个小时十分钟。“光等船等车就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我们外峙的村民还怎么出去啊。”汪女士说道。
711路、759路改道后影响到的群体不小,不只是村民,还有两个码头的员工
据了解,此次改道后的线路影响到的有以下几个村庄:华峙村、港口村、官庄村、司前村等。据村民介绍,华峙村虽然拆迁近半,但居住的人口仍有不少。“还得加上港吉、远东两个公司的员工。在四期码头站,每天早上有不少员工等着。而且在这两个公司工作的员工,他们大多选择在道路两旁租房子,集中在华峙村、港口村、原部队宿舍、司前村,出行大都选择公交。”村民胡师傅告诉记者,公交线路的更改不仅影响的是数目不小的村民,还有在码头上班的员工。“这势必会影响他们的上下班时间和出行安排。”胡师傅说。
村民心愿:原先就有郭巨直通柴桥并且经过华峙、外峙等村的车,如今可不可有车直接到柴桥?
在采访中,村民表示是不是可以将711-2路延伸至柴桥。今年近退休年龄的村民胡师傅说,30年前,就有郭巨开到柴桥的车,并且经过华峙、官庄等村,想不到现在反而没有了。“公交出行应该是越来越便民化,鼓励越来越多的市民出行选择公交。711路的改道明显是让沿线的村民放弃公交出行,现在我去柴桥,还是开摩托车方便,虽然危险了点。”胡师傅说道。
“举个例子,比如在后所村里就有709-3路直接开到柴桥,那为什么不是从村里开到329国道旁的后所公交站,然后让村民再换乘到柴桥?为什么他们不用换乘,我们就要换乘?”胡师傅说道。北仑新闻网记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