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80后"奉化籍军官杨勤敏的故事:身扛重责砺青春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7-21 06:57:40   稿源: 宁波日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那一幕,我永生难忘。”

  “既为之,尽力而为”

  将心比心育良才

  炎炎烈日,连队训练场,晒得漆黑的“90后”甚至“95后”的士兵们正在刻苦操练。

  “来部队,就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做好受委屈的准备。”2010年,杨勤敏正式成为五连连长,除了自身训练外,更承担起一份带兵育才的责任。

  十八九岁的年纪,远离家乡亲人来到陌生的环境———作为过来人,杨勤敏很清楚每一个新兵伢子心里的苦。如何让这群“90后”迅速成长?杨勤敏推崇的是将心比心的育才模式。

  传统的体能训练是蛙跳、鸭子走路、抗人下蹲,他们连的训练项目是摸高、跳山羊;在活动身体环节,加入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小游戏;多放一天外出假、多给家里打一次电话———各式新颖的奖励形式,让年轻的士兵心头一暖……

  “‘90后’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入竞争机制,展现他们的长处,就能让他们迅速自信起来,有了‘快乐训练’的内生动力。”杨勤敏说,每个兵伢子都有闪光点,关键就得“顺毛儿捋”,用“表扬式”的方法,引导他们自我进步。

  1992年出生的小杨,是个来自上海的独生子女,刚来连队时属于典型的“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会”———器械是“吊葫芦”,障碍是“拦路虎”,五公里跑是“一下午”———体能跟不上的小杨天天垂头丧气。杨勤敏发现了小杨的不安,特意在每次训练的间隙,让身怀舞技的小杨“来一段”街舞;在大伙儿的鼓掌声中,小杨的自信心渐渐上来了,不久每一个训练科目都达到了“及格”。

  “杨连长常告诉我们,无论在哪里,谁有困难,大家都得互相帮助,一起解决。”在2012年入伍的张佳枫看来,连队就是一个大家庭,而杨勤敏就是这么一个“主心骨”般的存在。

  去年,广东籍战士小陈临近退伍时查出患上骨髓炎,脾气变得暴躁易怒。杨勤敏一边主动做好家人的情绪安抚工作,一边第一个拿出1000元现金,发动全连官兵给小陈捐款。退伍当天,小陈拿着来自全连的15000余元善款,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捏指成拳,方能铁拳出击。在“八一”军事考核比武中,杨勤敏所带领的五连取得了一个个人第一、一个第二、一个第三和建制连排第一的骄人成绩,五连连续被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连”、“先进党支部”。宁波日报记者 黄合 通讯员 赵继承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