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以来,鄞州区人民法院发挥自身优势,以司法“三诊”模式,为“五水共治”保驾护航。
开辟“绿色通道” 快速“就诊”
今年3月21日,鄞州法院出台了“五水共治”十六条司法保障实施意见,对涉“五水共治”案件开辟快速审理的“绿色通道”。在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及时审查、及时立案,加大审理和执行力度,从重从快打击涉水环境资源犯罪,坚持对违法行为“零容忍”,积极维护公民法人的水环境资源权利。至7月底,共有12起涉水环境资源犯罪案的15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八个月不等的刑罚,其中9起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平均审理天数仅9天。
直播微博庭审 阳光“门诊”
去年12月13日,鄞州法院对该区第一例污染环境刑事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行了微博直播。当天上午8点59分,该院官方微博发布庭审直播预告。一个小时后,在1700多名粉丝的关注下,这起环境污染案开庭审理。11点04分,法院当场作出判决。在这一个多小时的庭审中,@宁波鄞州法院共发布了24条微博,网友们点“赞”连连。
创新庭审机制 专家“会诊”
今年6月10日上午,一起因经营铜酸洗加工排放超标废水引发的污染环境案在鄞州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庭审时,鄞州区环保监测站站长包文辉作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本案环境污染的危害作了详细说明,法庭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非法排放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
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参与诉讼是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制度。鄞州法院积极突破传统案件审理模式,引入“有专门知识的人”参加庭审,从更专业的角度向公众阐释水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邵珊珊)
图片新闻 | ||||||||||||
|
||||||||||||
|